第3章 第三章 你是女孩子,將來要了會兒話,劉氏就覺得困了,第二天一大早還要下地,便歇息去了。
楊思煥回書房繼續捧了書來讀,鄉下蚊子多,不免因此分心,她臨睡覺發現窗前有個人影,出門看到周世景搬了個小杌子坐在屋簷下,藉著視窗的燈光看書,看得入神,一時間沒發覺身邊站著人。
“哥,要看書為何不進來?”
周世景聞聲揚起臉,這些年來他不論寒暑都借光讀書,唯恐擾了屋裡人的清靜,楊思煥肯定是曉得的,卻從沒叫他進去的意思。
他嘴唇掀動,以幾不可聞的聲音道:“在外面也一樣。”說完起身回房去了。
第二日天矇矇亮楊思煥就醒來,洗了把臉,去雞窩裡轉了一圈,兜出兩枚溫熱的蛋。
家裡的公雞老了,偶爾能下兩只蛋就很不容易。一般自家捨不得吃,都攢著賣錢。她蹲在籃子邊數了數,已經攢了十三枚蛋,今日初三,鎮子上有集,再不賣這雞蛋就要散黃了。
她挎著書包裝上雞蛋,走了六七裡路去集市,路上遇到啟明書院柳夫子,柳夫子是她亡母的故友,早她母親一科中的舉,生性灑脫,早年喪夫之後看破紅塵,一直沒續弦。
楊思煥見夫子頭戴方巾走在大街上,右手打了把蒲扇,左手提了一隻網子,裡面掛了幾只甜瓜和一紙包豬頭肉並一包採荷齋的甜食,看起來春風得意,估計剛從兒子家出來。
楊家欠學裡六百多文的學費,她常年病著要吃藥,至今也沒還上那筆錢,楊思煥記得這當子事,遠遠看見夫子便有了躲起來的打算。
正要往小巷子裡拐,就聽到夫子喚她:“思煥吶,你躲我做什麼?過來。”
楊思煥摸摸鼻頭的虛汗,擠了絲笑意,回過頭謙和地作揖道:“方才沒看清,只覺得看著像,竟真的是先生。”
柳夫子執扇敲了她一記腦瓜,笑道:“你個鬼機靈,我又不向你討債。”又問:“前些日子聽說你又病了,可好了?”
楊思煥回道:“已經痊癒。”
“嘖嘖,瞧你瘦成這樣,早飯可曾吃過?”柳夫子將她掃視一通,又問。
楊思煥正要說吃過了,肚子卻不爭氣地長鳴不止,別說早上了,來這世上之後她就沒吃飽過,她不好意思地低頭笑笑。
夫子抿著的唇邊上揚,突然啟唇道:“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害之也。”
此話一出,楊思煥眼前一亮,想起昨日剛看過這一段,從容應道:“語出《孟子》盡心章,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
“作何解?”
“假如能使心不受饑渴對口腹那樣的妨害,盡管一時還不如別人,也不必因此而發愁。”楊思煥說完又繼續恭敬道,“多謝先生提點,學生省得。”
她聽出柳夫子不是真的要考她,只是借典故安慰她,便鬆了口氣。
柳夫子笑了,嘴裡卻說:“我提點你什麼了?不過是看看你在家有沒有偷懶,馬馬虎虎。”
說罷爽快地從網兜裡拿出紙包,從裡面抓了一把粽子糖給她,看她另一隻手還空著,又塞了三隻月餅過去。
說了句:“病好了就早些回書院,少在街上渾轉悠。”說完揚長而去。
夫子走後,楊思煥賣了雞蛋,在大日頭下邊走邊嚼夫子給的粽子糖,她本不捨得吃,無奈天太熱,糖已經化了不少。
採荷齋的粽子糖古今聞名,在楊思思那個時代還是網紅小吃,至於楊思煥是不曾吃過的。
在原主的記憶中她看過學堂裡的同學吃,自己在邊上假裝不屑一顧,實則躲咋書後面偷偷幻想過無數遍,那晶瑩剔透的糖塊流轉在舌尖究竟是何滋味?
其實不過是香甜軟糯的尋常糖味,糖吃到肚子裡,楊思煥的精神好了許多。
她回到家中還不到正午,劉氏卻早已回來,坐在院裡的棗子樹下,目光渙散著剝豆子。
楊思煥走過去劉氏渾然不覺,她親眼見他把剝好的豆米丟地上,往筲箕裡扔豆殼,知道他又在想心思了。
“爹,您今天回來得好早。”楊思煥蹲過去默默把豆米撿起來。
劉氏回過神來忙問她:“你去哪了?半天都不見你人影。”
楊思煥一時語塞,要叫劉氏知道她大早上不讀書跑去集上賣雞蛋,肯定會嘮叨個沒完,便說:“我去李秀才家還書了。”轉念一想,手裡的月餅如何解釋?當下把手往背後藏了藏。
劉氏一聽沉臉道:“胡說!家裡什麼書沒有,消得你找人借去?貪玩倒罷,竟還學會撒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