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下來最好做吃食,貓在屋裡誰也看不到,聞不見。偶爾來一大鍋野雞燉蘑菇過過癮,等以後野山雞成了保護動物人們只能吃小雞燉蘑菇了,好好珍惜好好享受吧!
半風幹的魚在爐火上一烤,撒上些調味料,饞的男孩子一個個直咽口水,很快就學了去,家裡的風幹魚以最快速度減少著,烤地瓜、烤土豆片,烤麻雀,實在沒烤的還能抓把栗子烤一烤,就是先開口,不然蹦的哪兒都是。
對於安家來說,這個冬天是快樂的,大雪後就是集體出來清雪,尤其屋頂和院裡的雪,必須清。村裡也會組織將村裡唯二的兩條路清出來,清完村裡清出村的路,不清他們出不去,別人也進不來。
不說別的,到了年底趕年集是必須的,一個大年總要買些東西。於是那幾天村裡人天天清雪,一直到主幹道。
楊林是在進臘月回來的,還帶了一車東西回來,最高興的訊息是他們在哈爾濱道外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皮。道外是俄國人規劃給中國人生活的地方,為啥中國的地方要俄國人規劃?這話就有些長。
當年甲午戰爭清戰敗,清政府要支付巨額賠款,當時沙俄主動提出借錢,代價就是借地修鐵路。也就是這條中東鐵路,舊稱東清鐵路。哈爾濱就是這條鐵路的t字交點,也就是中心位置。
修建鐵路時,鐵路工程師規劃給中國人居住的一條街,這條街被稱為中國大街,後來改為中央大街。中東鐵路開通後以鐵路為界,東側為國人聚集地,稱道外。西側為洋人聚集地,稱道裡,中國大街從此劃入道裡,不再允許國人居住。
楊林說的地皮不知道位於道外什麼位置?總之能拿到那裡一塊地已經很不錯了。
“我打算開春後動工,建一個前面鋪子後面能住人的宅子,你跟爹阿恆都過去住。”
“你打算做什麼買賣?”
“就做咱們的山東菜,去哈爾濱幹活的很多是咱們山東老鄉,這邊認山東菜。”
“做菜的原料你們想過沒?光是材料估計就要讓你頭大,米麵油糧和菜肉,你怎麼解決?”安然不是潑他冷水,哈爾濱剛初建,最跟不上的怕是物資,好在有鐵路幫著運輸,如果加上運輸費,是不是成本就要上去了?到時候你賣給誰?除非是有錢的洋人,洋人喜歡吃山東菜嗎?
楊林點頭“你說的我都想過,咱們這兒最不缺的就是山貨,最講究的就是實惠,我會用低成本做出美味實惠的菜,讓來吃飯的人記住咱們。”
既然想好了安然就不多說了,楊林又跟安大成等人說了一下,即使開鋪子估計也要等秋天了,先建房子。
安大成問他需要多少錢?
“我手裡的錢應該夠,先把買賣做起來,以後有錢了可以推倒重建。”
對於他們來說只能這樣,好在他們也是要有買賣的人了,安家人都跟著高興。
楊林私下卻告訴安然建房需要一大筆錢,“在那邊建房可不能建土坯房,得隨著左右鄰居建,雖說不一定建一樣的,但構造格局也不能太差,最好一勞永逸。”
“需要多少?”
“最少再加一根百年參,湊上兩三千兩差不多。主要是青石運費貴,加上洋灰玻璃,都是費錢的地方。”
“沒問題,抽空我進山再挖一顆人參回來,不夠了再來一顆,盡量一次性建好。”
楊林笑了:“媳婦,這話只能咱們私下說。”
安然也笑了“知道,我覺得這點錢是不是隻能建普通的飯莊?”
“還可以吧,跟洋人建的沒法比,他們動不動就是幾萬兩幾十萬兩,咱們鋪子建起來就行,後面多建幾間房,爹和阿恆都要有地方,估計咱們還要請人。”
“這事你們決定。”她現在就想躺平。
男人回家做飯幹活都是他的了,東北的雪一場接一場,直到年根才消停,也讓大家趕趕年集。大柳樹村趕著幾輛騾車去的,大人孩子都坐滿了。楊林將女兒摟在懷裡,就怕凍到,到了集市安然基本上見到喜歡的就買,糖人、糖葫蘆是必須的,豬肉、羊肉一買就是幾十斤。安然覺得少了,過年大家就剩下吃喝了,這點怕是不夠。
這邊豬肉很少,羊肉最多,而且很便宜,安然幹脆要了一整隻處理好的羊,麵粉要,大米要,粉條要,別人家的粘豆包要,花生大棗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