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二十多年縣主,府內空虛,在秦州城還能過得很好,來了京城,這點底子根本不夠用。
雖被封為長公主,可一次歲銀都沒領過。
就算領了歲銀,一大堆花銷等著呢。
府裡沒有孫媳婦這樣的人管著怎麼行。
“我早就說,小婉有福氣,你們看她才嫁過來多久,咱家就變成如今這樣。”
劉敏嬌可不贊同長公主所言,“就是一個沒什麼見識的商戶女,把銀子看的比什麼都重,果然女兒隨父親。”
人人都知道趙員外是個老摳。
劉敏嬌變相指責趙韻婉和她爹一樣摳。
長公主有些不悅地掃了她一眼。
秦夫人急忙示意侄女不要亂說。
隨後向長公主把兒媳婦好好誇了一頓,長公主這才露出笑模樣。
秦書禦也把長公主恭維一頓,主題圍繞長公主慧眼識人,給他說了這麼一門好親事。
長公主不是好眼色盯著他,當著秦夫人的面不好說什麼,但她的意思很明顯。
替身是長久不了的,到時候看他怎麼辦。
自從皇上召見完長公主,上門送拜帖的親戚朋友忽然多了起來。
門子收到請帖,先送到趙韻婉這裡,給她過完目,再由她送到長公主那裡。
長公主把秦書禦一起叫過去,給他們兩個講述這些親戚朋友們的關系、背景以及親疏。
長公主的父親和先皇是親兄弟,不過他父親過世早,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
她是長女,次女嫁的是前太傅的長子。
二十多年前,前太傅擔心被順義侯連累,早和秦家劃清界限。
十幾年未曾來往。
前幾年長公主的妹妹過世,妹夫家裡派人捎過信,那時還是縣主的長公主只回了一封信,派秦管家過去弔唁。
之後再無往來。
……
長公主將所有拜帖分門別類放好。
一一講述給孫子和孫媳。
恰好秦淑娥過來請安,少不得一起聽聽。
“這些都是我們李家的親戚,這些是你外婆家的親戚,這些是秦家的親戚……”
當年順義侯自殺,秦家又被皇上下旨三代不能入朝為官,順義侯這一脈的親戚已經沒有人在朝中了。
最近的親戚就是秦州城那些族人。
現在給長公主府遞帖子的,大都抱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心思,不一定得到長公主接見,萬一呢。
秦夫人的孃家姓劉。
也是官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