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員外臉都青了。
兩個姑爺可真給他長臉。
他也不是什麼善茬子,直接開口要了:“如今家裡遭難,肯定得指望你們幾個幫忙度過難關。
老大是縣衙裡的師爺,老二是縣衙裡的捕快,都是吃皇糧的人。
不能不管我們。
也不跟你們多要,一家給我拿五十兩銀子就行。”
師爺的俸祿一年不過幾十兩。
如果以往讓他拿出五十兩銀子,他確實拿不出來。
不過前段時間劉昌明帶他們破獲那麼一件大案,根據功勞大小,每人至少都賞五十兩以上。
劉師爺是劉昌明最得力的助手,賞了二百兩。
田捕快功勞更大,劉昌明直接賞了三百兩。
當然,劉昌明這麼大方的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兩個人都是縣主府的親戚。
所以這兩家誰拿出五十兩銀子都不算事。
趙韻婉坐在趙員外不遠處,挨著趙母。
剛才讓瑩瑩買些幹果、水果,她一邊吃著一邊聽家人說話。
她前段時間聽說兩個姐夫得到賞銀的事,瑩瑩還為她抱不平。
明明都是她和秦書衍的功勞,偏偏她們一分銀子都沒拿到。
趙韻婉想到白花花的銀子,當然是有些羨慕的。
她自己倒沒想拿什麼賞銀。
反正挖掉永昌寺這個大毒瘤,她報了前世大仇也就圓滿了。
只不過為秦書衍不平。
他抓到老和尚,怎麼也該給個頭功。
劉昌明沒有權利給他頒獎,那皇上總該有所表示吧。
……
如今兩個姐姐拿出些銀子,給父母生活,合情合理。
可她知道,兩個姐姐和姐夫的秉性,完全遺傳了趙員外摳搜的性子。
別說五十兩銀子,能拿出五兩都算他們大方。
趙大姐不好開口,給二妹子示意。
趙二姐難過道:“爹,您是不是知道這沒人幫襯過日子有多難。
相公雖然在衙門公幹,吃著官家飯,可一個月才幾兩銀子。
我們一家四口,連溫飽都艱難。
前段時間還和大姐借了五兩銀子,到現在都沒還上。
爹,咱家宅子雖然被大哥輸了,可咱家的布樁還在啊,您折騰一下,肯定能收回不少銀子。
到時候寬鬆了,也給我們些……”
趙員外涼颼颼地看向她。
趙二姐害怕父親威嚴的眼神,急忙閉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