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柳氏緩緩走進屋內,看見一身鮮紅嫁衣的新娘時,她的眼眶瞬間濕潤了,不由自主地用手捂住了嘴,淚水在眼眶裡打轉,險些落下。
“孃的小月兒終於長大了,都要嫁人了。”
她輕聲說著,聲音中充滿了不捨與激動。
眼淚順著她的臉頰緩緩滑落,落在手背上,留下了一道淡淡的淚痕。
“這場景娘在心裡想過無數次了,你比娘想象中還要好看,動人。”
柳氏的眼神裡滿是對女兒的愛憐和自豪,看著眼前已經長大成人的小月兒,她的心中既有喜悅也有難以掩飾的感傷。
然而,沈珺薇卻一臉冷淡,對於母親流露出的情緒似乎無動於衷,沒有任何反應。
“沈夫人應該清楚今天是我結婚的日子,那你來幹嘛?”
沈珺薇的話語冷冷淡淡,帶著幾分質疑和疏離,彷彿眼前的女子並非生養自己的母親,而是一個無關緊要的陌生人。
這一句話讓柳氏整個人都懵了,愣在那裡一時語塞。
“來幹嘛?我只是來看你出嫁,你覺得我是來找茬的?”
她不解地看著沈珺薇,心中五味雜陳。
她本以為作為母親,在女兒出嫁的日子裡來看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卻沒想到會受到這樣的質疑。
“我是你娘啊,你現在要嫁人了,我不來看看怎麼行。”
柳氏的聲音裡帶上了一絲急切,試圖說服女兒,也說服自己這只是一個誤會。
母女間的關系雖有裂痕,但這份天然的血緣之情不應被任何事物所改變。
“我知道咱倆之間有不少事,可今兒個是你的大喜之日,能不能先把這些都放一邊呢。”
情緒稍微平靜了一些之後,柳氏懇求道。
她不想讓這些過往恩怨影響到這一刻的美好,希望能讓這一天成為美好回憶的一部分。
“娘只想好好看你出嫁,你看行不行?還給你帶了添妝的東西呢。”
說完這番話後,柳氏輕輕地從寬大的袖子裡取出一個精心包裹的小木盒,然後緩緩地開啟了它,裡面是一串翠綠欲滴的翡翠項鏈,在燈光下散發著柔和溫潤的光芒。
“小月兒,這是你外婆在我出嫁的時候給我的禮物。”
柳氏溫柔地說著,語氣中飽含深情。
這塊項鏈對她來說意義非凡,代表著家族傳承以及最深切的祝福與期望。
“玉佩代表著團圓,九十九顆代表天長地久。”
解釋完其寓意之後,柳氏的目光轉向沈珺薇,希望能夠得到一絲理解或者回應,“娘只希望你能幸福快樂一輩子,這份祝福也能一直伴著你。”
曾經,沈珺薇無數次幻想著自己出嫁那天,府裡的場面該有多麼熱鬧、歡慶;想象過父親沈戰還有母親柳氏會給予她怎樣美好的祝福。
然而現實總是出乎預料,在這個重要的日子真正來臨之時,她的婚禮卻是在鎮遠伯府舉行的,而不是那個從小生活長大的家——齊國公府。
並且,原本應當站在新娘身側為她祝福的人們此刻卻成了賓客而非至親之人,這種巨大的反差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