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又轉東昇。冰輪離海島,乾坤分外明,皓月當空,恰便是嫦娥離月宮。”……
從老遠就聽到了這如泣如訴的戲曲腔調,這樣幽怨煩悶味道立馬就體現了出來。阿奴有些不解的撓了撓頭。
“那些個太太老爺們不是走了嗎?怎麼?難道他們又回來了嗎?咱們怎麼沒看到他們呢?”
阿奴疑惑的左顧右盼,也始終沒看到半點人影,說實話,有些個慎得慌。這畢竟是大晚上的了。
“出了這麼一檔子事,你覺得那些個老爺太太們還會繼續坐著聽戲嗎?再說了,就這麼一條路。他們回不回來?咱們不會不知道嗎?”
兩個年歲不大的女孩子,看完了,熱鬧緊趕慢趕的往回趕。畢竟真要讓師兄師姐們知道她們偷懶,這畢竟沒好果子吃。畢竟偷懶的人是個人都煩,更別說像戲園子這樣的地方。
“那我怎麼還聽到唱戲的聲音?現在畢竟也沒人聽了。那些個太太老爺們不是走了嗎?怎麼?師兄師姐們還接著唱?”
小小的人兒,大大的疑惑。都到了這麼一會兒功夫了,該在場的客人通通都走光了。師兄師姐們,還沒停下唱戲?這又唱給誰聽呢?
小胖停頓了一會兒……
“戲一但開鑼了,不能停,也停不了……”
“為什麼停不了?為什麼不能停?”
從前,阿奴在廟會也沒見那些個,唱戲的戲班這樣做過呀。畢竟這樣的情況也沒發生過。),這根本就不合常理的,為什麼停不了?為什麼不能停?
“唱戲的話就必須要唱到觀眾老爺離開為止,咱們認為哪怕凡人不聽,也有鬼神在聽。所以唱戲不能停。
老祖宗說過:戲一旦開始,即使臺下沒有人,也一定要唱完。
八方聽客,一方凡人,七方鬼神。
一旦定下了就不能停,不管有沒有人聽。
這是傳承下來的老規矩,教咱們的師傅們,可是提著我耳朵根子一字一句的讓我記得清清楚楚!”
小胖鄭重其事的給阿奴說,阿奴同樣的反問道。
“那咱們除了戲一開場,不能停之外。那還有什麼規矩呢?”
小胖眯了眯眼睛,有些感慨的說。
“那規矩可多了去了!可現在這一時半會兒的也說不清楚。等改天我再和你念叨唸叨。現在時候也不早呢。得趕快趕回去!要不然等哪個師兄師姐們逮到咱們躲懶可就麻煩大了!!”
那戲臺子上,頭戴珍珠鳳冠,形如摺扇的扇面。以玲瓏的點翠立鳳為主要裝飾。鳳嘴銜有珠串,中間短、兩側長。左右掛排子穗,背後掛一排短穗,顯得貴氣而撫媚。身穿女式蟒袍,約三尺二寸左右,僅至膝部,身後無擺。蟒上繡丹鳳朝陽、鳳採牡丹、江牙海水等圖案,腋下、袖口底擺處加鑲藍緞波形,上繡祥雲飛鶴或鳳戲牡丹的闊邊,穿著時上身配雲肩,腰掛玉帶,下身繫腰包以蓋雙腳。手拿竹製灑金摺扇,那摺扇上繪有多彩絢麗的牡丹花。一舉一動皆是風情,一字一句都是韻味……
“這唱的是什麼?”
這下好了,阿奴的痴病又犯了……
喜歡梨勿歸請大家收藏:()梨勿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