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安全區後,時間還早,林牧把大黃和小包子交給白菲菲,自己來到了市場。
小胖說的市場,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地攤街,從一段看向另一端,也不過一兩百米的樣子,在擁有二十多萬倖存者的地方,這樣的市場實在小的可以。
倖存者們把自己想要拿來交換的物資運到原本的步行街上,就地卸下。
也有的人乾脆就把推車往路邊一停,自己找個東西坐下,等人來問。
他們用的運載工具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以前超市的購物車,有的是工廠倉庫用來運輸少量物品的平板車,還有的直接撞在揹包裡,背了過來。
反正安全區不大,走幾步路也不會累。
以物易物的事情在安全區早就有了,只不過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多數也只是私下裡交易,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集中擺了出來。
那時候大家手裡的物資都不多,需要交換的時候,兩個人背個包,見面就換完了,根本沒必要專門到什麼地方去。
現在則有些不同。
喪屍莫名其妙的消失後,只要有些膽子的倖存者都能到外面搜尋物資去。
即便是那些一開始不敢出門的,見到別人收穫滿滿的回來,心裡自然也會發癢。
到最後,幾乎安全區所有的倖存者都外出過一次或者數次搜尋物資。
巖門市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畢竟是個人口近千萬的城市,裡面遺留了大量的物資。
雖然喪屍在的時候,同樣不停的搜尋所有食物,能力較強的倖存者也會時不時的到這裡來摸一把,剩下的物資在霧氣的侵蝕下腐壞了不少,但巖門市原本的人口太多了,即便是經過了層層消減,遺留下來的物資也能讓只有二十多萬人的安全區使用好幾年。
只不過這些物資太過分散,而且並不平均,蒐集起來比較麻煩。
也許某些人隨便開啟一個庫房,裡面裝滿了各色食物,有人折騰了大半天,卻只能帶回來幾塊手錶。
可能隨便一塊手錶在末世前的價格遠超一庫房食物,但在末世中,無論多麼奢華貴重的手錶,也只值一個饅頭。
能夠外出以後,倖存者們手裡的物資開始大大豐富起來。
物資有了餘富,人們自然就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太長時間沒抽菸的人想要來一根華子,忍了許久酒癮的人想喝半杯茅臺。
市場就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而然的建立了起來。
師長沒有對市場多加約束,只是拍了幾名士兵過來,看著別鬧出什麼流血事件就行。
現在這些士兵正分別站在市場的兩段和中間,偶爾維持一下秩序。
林牧順著市場的一端緩緩步行,邊走邊看。
擺攤的倖存者原本還要起身招呼,但見到他雙手空空,身上還帶著兵器,知道他不是來交換物資的,紛紛失去了興趣。
攤位並不算多,兩側的加起來也不過四五十個。
其中的物資大多是衣服,少部分還有一些工具,偶爾能見到菸酒武器等。
林牧走了一圈下來,基本上沒見到有人拿食物出來交換。
這也可以理解。
末世中食物最為珍貴,然後才輪得到武器衣服。
和糧食同等重要的,也就只有藥品了。
只不過藥品大多都被師長派人早早的蒐集了起來,普通倖存者手裡真的沒有存貨。
林牧在走了一會兒,忽然停下腳步,看向了一個攤位。
這個攤位和其它的地方有所不同,上面擺放的竟然是各種書籍。
“這個倒是少見啊。”
林牧說著,蹲下身子隨意翻看了一下。
末世之前倒是經常能夠看到舊書攤,時不時的能找到點好東西,比如絕版書籍什麼的。
林牧也經常到舊書攤去淘換寶貝,現在只不過習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