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總是讓人感覺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接近正南方。
幾個老爺們坐在涼亭下,聊著地裡的那些事情,聊的倒是還很起勁兒。
能夠讓一個農民臉上露出笑容的事情,是很簡單的。只要莊稼長得好,就足以能夠喚起一個莊稼人的笑容的。
如果那年遇到自然災害,人們回時刻記載在各自的內心裡面。
他們面臨大自然的無情傷害時,他們是不懼怕的。他們也不會因為一次的災害,失去他們對土地的熱愛。
莊稼不收年年種嘛!
如果身為一個農民,丟失了對土地的熱愛的話,那絕對是要比大自然給的危害更為嚴重的。
只要他們不放棄,不丟失初心,土地是永遠不會辜負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用汗滴滋潤土壤的他們的。
土地給人們的每一粒糧食,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得到的。
每一粒糧食,都對應著辛勤付出所流出的每一滴汗水。
他們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所換來的每一粒糧食,在他們的手裡都顯得彌足珍貴。
每當夏糧收穫的時候,一隻只抓起麥子的手,是興奮的,是激動的,是滿是皺紋滿是傷痕的。
在自然災害的面前,看著一粒粒的糧食被糟蹋後,他們眼角溢位的是傷心的淚水。
——
臨近中午時分,炙熱的空氣裡瀰漫著新麥所散發出的清香。
這清香的氣息,是每一個在田間勞作過得人,都能嗅的出來的。
比起麥收後,那些悶熱的天氣,現在的中午的溫度還是讓人可以接受的。
如果讓這些辛勤的勞動者,去比較酣暢淋漓的麥收勞作所給到他們的體會,和坐在空調屋吹著涼風,那種感覺是他們喜歡的。
那答案一定是:酣暢淋漓的收穫時刻。
沒有什麼是能和收穫的喜悅相比較的。
涼亭下,蘇三身為一個長輩。
他講述著,他走過的那個依靠勞動利來獲取糧食所付出的辛勤。
現如今的機械化是他不能想象的。
科技的力量是很偉大的。
知識又是科技力量的有力驅動器。
就像現在的韓劍,他為什麼放著可以遮風擋雨的辦公室不坐,辭職回到自己的家中。
回到他家鄉的這片熱土之上。
他學到的知識,是可以在家鄉的這片熱土上發酵的。他想將他學到的東西,多多少少的用到這片養育他的熱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