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嬸很快的走進了客廳。
這時,韓媽媽還站在那裡,正準備出去呢。
張嬸正好來了。
張嬸又是一串的鄉音,這裡的人只有韓媽媽聽懂了她說話的意思。
坐著的蘇月和山花都不能懂張嬸的話中意思,就連蘭文也是搞不懂。
韓媽媽讓著張嬸,她們出去了客廳。
坐在沙發上的蘇月,這時想起了她們村的秀娥嬸。秀娥嬸也是說著一口外地口音,也是這種熟悉的腔調,就是不能聽懂。
蘇月心裡這樣想著,怎麼那裡都有這樣的人。
看著張嬸的歲數,在這裡待得時間應該不短了。為什麼還沒有學會說這裡的鄉土話呢?
作為鄰居的韓劍,從小到大也總是陪伴在她們的身邊。
自打韓劍漸漸的開始懂事時,張嬸那時都嫁過來好幾年了。可這一二十年的光景過去了,他還是沒有學著聽懂張嬸說話的意思。
在韓劍的心裡,又這樣一種感受,就是聽張嬸講話,就像一個不懂英語的人,站在那裡聽得很認真,總感覺很熟悉的聲音,就是不能理解她說話的意思。韓劍心裡大概就是這樣想的。
聽不懂她說話,也可能是,一直在學習的他,很少像母親那樣坐在張嬸的身旁,和張嬸談論家常吧。
不懂,有可能是接觸的少吧!
可能以後的生活裡,慢慢的就會有變化的。
韓媽媽拉著張嬸的手走出了客廳,她們站在了院子裡面。
這時的韓劍,還傻傻的站在原地沒有回廚房。
韓媽媽叫著兒子:”你張嬸家沒鹽了,上咱家借點鹽,你沒聽懂啊?“
媽媽這樣問著兒子。
韓劍真的是沒有聽懂,媽媽這樣一說,他還真的有些委屈了。
心想:咱家也不是差那一代的鹽的人家呀!可真的聽不懂張嬸的話啊!
“哦,知道了,我這就去廚房給張嬸拿去。”說罷,韓劍轉身走去廚房,去拿鹽了。
韓媽媽和張嬸站在院子裡,張嬸一口的外鄉口音在和韓媽媽說著什麼。
韓劍很快又從廚房出來。他手裡拿來一代食鹽,伸手遞向張嬸。
韓媽媽在一旁解釋到:“你張嬸剛才去村裡超市買去了,可超市關門。所以就先到咱家借鹽來了。”
“哦”韓劍哦了一聲。他還以為張嬸不會去超市買呢!
可,她們都沒有想到,今天開超市的那家,正好親戚嫁閨女,老早就關門歇業了。
這才有,張嬸跑來借鹽的事情。
張嬸接過食鹽,跟韓媽媽又說了兩句話,轉身向外面走去。
“媽,張嬸這都嫁過來幾十年了,這她說話我咋還是聽不懂嘞?”
“兒啊,你還是跟張嬸說話的次數少啊,沒事多去外面走走,聽聽她們說話,你慢慢的就能聽懂了。”
“哦”
韓媽媽轉身回了客廳。
韓劍走去廚房,他燉的湯這會該好了。
他將熬好的甜湯盛在一個大點的瓷盆裡,盛的海海漫漫。
當他把這盆甜湯放在餐桌後,轉身走去客廳。
他去叫上大家,一塊過來吃飯。
韓劍來到客廳門口,猶豫了一下之後,才進了客廳。至於他猶豫什麼,他自己心裡也不明白。
“我們開飯吧。”他站在門口的地方,沒有再向客廳裡面多走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