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隊持球人只需一個輕微的變向,就將笨重的郭建甩在了身後。
廖凱和朱松偉都已經預料到,雙雙殺回內線補防。
持球人順手一遞,將皮球給到跟進的中鋒手裡,中鋒球不粘手,直接又甩給了廖凱補防後身後的隊友。
隊友拔起來就投。
但他想得太簡單了,就在他從起跳到投籃這個時間內,廖凱又已經以迅雷之勢殺了回來,並用一雙大手將他的投籃線路全部封死。
廖凱的啟動和反應速度讓所有紅星隊球員的面色瞬間改變。<c主持已經將為廖凱吶喊的聲音調到了嗓子眼。
近來幾場比賽,他已經學會了,無論防守端還是進攻端,只要廖凱一出手,他都可以提前喊出來,因為廖凱從不會讓他失望。
然而這一次,他失算了。
紅星隊的球員並沒有出手,他極限操作,在空中堪堪將投籃變作了傳球。而且傳得還很巧妙,正好送到了跟進的中鋒手中,中鋒輕鬆舔籃得手。1:4。
這就是團隊籃球的魅力。
紅星隊的持球人,一定會等隊友掩護瓷實後再下球,不早也不晚;他們的中鋒,一定會在掩護時掛住人,而且能夠及時地跟進,形成雙線攻筐;他們的底線球員,會在廖凱回收的剎那同時跟進,給進攻的隊友多一個傳球的選項。
最後還是他們的中鋒,沒有在隊友投籃時傻站著盯住籃筐看,而是第一時間就順下。
反觀追夢隊,眼看著廖凱一人忙裡忙外,被對方几名球員組團戲耍,除了朱松偉稍微幫上了點忙,其他人始終站在局外看戲。
他們不是不想幫忙,而是沒有這個意識和習慣。
這也是職業和非職業的區別的之一。
“李凱!防得好!”王仕朋在場邊大聲鼓勵。
他當然能夠看出誰好誰壞。
球員們的打球習慣不可能短時間內被糾正。歸根結底,還是郭建那點出了問題。
但他又不願意現在就撤下郭建。
因為和紅星隊相比,身體對抗是追夢隊唯一的優勢,一定要先在對方的內線鑿一個窟窿出來。汪少傑又不能上場,他只能寄希望於郭建。
於是,接下來的幾分鐘內,兩隊都指望著郭建。
追夢隊指望郭建去鑿開對方的內線,紅星隊則揪住郭建的防守腳步問題使勁薅。
到郭建被胡祥正替換下場時,7:10,追夢隊只是略微吃虧。
但這7分裡,郭建只得到開局的那1分,也就是說,王仕朋想用他鑿開對方內線的策略還是失敗了。
要純比力量,紅星隊那幫小孩兩個加起來也不是郭建的對手。
只能說紅星隊的內線防守技巧太專業了。郭建平時還是有點內線腳步的,但他只用了一次就被對方下手切掉,嚇得他只敢拿著球便朝人身上懟。
但他剛一抬肘發力,“啪”對方就倒了,只是白白地賠上了一次進攻犯規。
而且他又沒有策應球能力,又壓低了球隊的進攻節奏,所以只打了四分鐘不到,就被換了下去。估計這場比賽,王仕朋都不敢再起用他了。
在紅星隊這種級別的對手面前,任何一個點的問題,都會被他們緊緊抓住,並無限放大。
喜歡籃球場上一少年請大家收藏:()籃球場上一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