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他們那瘋狂的表情和動作,就像廖凱又投進了零秒絕殺球一樣。
這其中還包括幾名日本球員……
在這一刻,去特麼的敵我陣營,他們只想瘋狂奔跑,來緩解內心洶湧澎湃的荷爾蒙。
這樣瘋狂的場面,可難為了王聰和幾名攝影師,匆忙避閃,差點就得被這些瘋狂的人群當場撞翻。
看著大家一個個失了瘋,廖凱心裡覺得有些懺愧,因為他只是隨便跳了一個“普通”高度,並沒有盡力地去為大家“表演”,愧對大家的瘋狂。
於是,為了真的匹配這樣的勁爆氛圍,在現場的人群平息下來後,他再次報出高度:“我可以試一下3.7米……”
“什麼?”
“納尼?”
也許是剛剛已經釋放完所有的荷爾蒙,也許是這個高度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能力,所以大家並沒有表現得多瘋狂,而是一臉茫然,在震驚中互相詢問。
日本隊陣營那邊,在聽完翻譯後,仍是不敢相信,揪著翻譯的小姐姐一再地確認:“他剛報了多少?他剛報了多少?”
“3.7米!?”
既然都是球員,大家自然明白3.7米的高度意味著什麼。
籃筐頂端的高度才只有3.95米,這是一個從來沒有人能夠達到的高度。
即便在nba裡,球員們的平均彈跳高度也在85厘米以內根據球員新秀時期體測資料得出,不能完全保證正確),而這個高度已經超出普通人的彈跳一倍有餘。
而在華國,cba聯賽裡,助跑高度能超過70厘米的人已經是寥寥無幾,扳著手指頭就能數完。
翻遍華國籃球歷史,只有十幾年前曇花一現的商海球員徐勇完成過彈跳超越90厘米的壯舉,而且有且僅此一人。
“李凱,你的站地摸高是多少?”王仕朋發問。
這時候,現場的氛圍一點也不激情,甚至還有些嚴肅。
王仕朋就是緊繃著臉問出的這一句。因為廖凱要跳3.7米,這背後意味著太多的內容,極有可能是創造歷史、突破人種極限的一跳,容不得他有半分翫忽。
“這裡不正好有標尺嘛,讓小凱來測一下不就知道了。”
這麼簡單的問題,竟然誰都沒有想到,最後還是王聰站出來建議。
可能現場的所有人已經被廖凱報出的高度給震驚了,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反倒是王聰這樣業外人士能夠不受干擾,保持著清醒。
廖凱依言靠著標尺直立,再伸直手臂。
這時候,王聰的高度是不夠用了。王仕朋和孫越等人聚到標尺邊,對照刻度報出資料:2.58米。
“好誇張的臂展啊!”白靜亭忍不住感嘆道。
因為誰都能看得出來,廖凱的身高只有1米9出頭,而站地摸高竟能達到2.58米,自然是他那一雙長臂的功勞。
王仕朋在嚴謹地分析:“佔地摸高2.58米,而你要跳的高度是3.7米,這意味著你的彈跳高度要達到1.12米。”
“這可能嗎?”
問完後,王仕朋提前攤開了雙手,表示完全無法理解。
喜歡籃球場上一少年請大家收藏:()籃球場上一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