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經歷40分鐘鏖戰的比賽,來到最後幾秒,總是令人不自覺地心跳加速,將全身的壓力和呼吸壓在喉嚨間,隨時準備找一個契機、宣洩出來。
此時球場上的空氣彷彿有千斤重,壓得人行動遲緩;又彷彿時空被凝滯,讓人能清晰地聽見自己和他人的呼吸聲。
廖凱調整好呼吸,來到底角處,開始等待。
曹方持球,在對方的逼搶之下艱難地護住皮球……
汪少傑開始起動……
廖凱也抬頭看了一眼時間,只剩5.3秒,比之前計劃的時間晚了兩秒。
但這並不能怪汪少傑沒有按時啟動,在華喬大學的防守部署中,他是頭號重點盯防的人物,所以他的每一步行進都極為艱難,而且防守他的是腳步更為靈活的孟祥,一直採取的是繞前防守,就是不給他留下任何跑動或接球的空間。
而曹方的持球也極為困難,防守他的彭越同樣以速度擅長,讓他根本沒有擺脫的可能性。
此刻最焦急的人是場邊的孫越,因為場上的形勢預示著:他的戰術失敗了。
“廖凱!別等了!去上線接球!”
“汪少傑,回去!回去!回去!”
孫越在聲嘶力竭地喊。
豐富的比賽經驗的直覺告訴他,在戰術已經失敗的情況下,一刻也不能拖,更不能心存僥倖,必須得第一時間做出改變,而應變的策略就一個——將那該死的球交給隊中最有把握的得分手。
一支球隊中必須得有這樣的球員:在最後時刻接管比賽,在球隊戰術失敗的時候獨自挑起大梁,在敵人的嚴密佈防面前直接取上將之首。
這支追夢隊中不發持球進攻的好手,但能夠成為這個任務的球員,他心目中只有一人——廖凱。
然而,場邊滿是觀眾們的加油聲,場上也充斥球員之間地大聲呼應,再加上最後時刻球員們都是精神高度專注,汪少傑並沒有聽見孫越的臨場變陣,還在按著既定的策略在努力地擺脫、去給曹方擋拆。
而廖凱聽見了孫越的最新指示,立即朝著曹方的方向跑去。
中圈和邊線之間狹小的空間內,瞬間被六名彪形球員堵得水洩不通。
王仕朋已經提前攤開了他不能理解的雙手:很明顯,孫越專門用掉一次暫停來佈置的戰術徹徹底底地失敗了。
孫越無力地仰面一嘆,好好的戰術被破壞成這個樣子,雖然現在還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但他已經在心裡盤算:到底是自己沒有做出正確的計劃,還是球員們的執行力出了問題?
球場上,寶貴的時間在眾人地擁堵推搡中一秒一秒流失……
喜歡籃球場上一少年請大家收藏:()籃球場上一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