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節目組工作人員已經找來維修師傅,重新校正籃筐。
所有的測試裝置也被搬至另一個籃筐下,測試賽繼續……
三項測試全部結束,劉義總分第一,拿到了保送名額,郭靈川在保送班裡排倒數第一,被髮配至末位班。
有趣的是,另一個末位班名額卻在普通班裡挑出,而且不是成績墊底的伊爾丹,反而是朱春牆。
事不關己,廖凱也沒去打聽為什麼王仕朋會打破自己定下的規則、並有這種奇怪的安排……
……
錄製的時間很緊湊,各個班選出保送名額和末位班成員後,當晚就前往錄製廣場,進行分隊選人。
大家原以為就是一起圍在球場邊,各挑各的隊友,熱熱鬧鬧,很快就會完事。
結果節目組整得很神秘,讓三位隊長也就是三個班的保送球員郭建、劉義、申塗,看到這份隊長名單,廖凱不禁回想起了董康朝,當初董康朝挑戰的可就是這三人組成的球隊啊)待在二樓的小房間內,透過廣播講出他想要選擇的隊友,其他所有球員則待在廣場內,聽到廣播後再前往待選區。
整個選人過程,教練們不得干預,只能聚在一間屋裡看影片直播。
末位班的球員組成一支球隊,所以他們不需要參與選人過程,在選人之前,他們就回到了自己球隊的戰術室。
這時,現場廣播提醒:汪少傑加入到末位班。
“那末位班的實力可以啊!”
“可不能小瞧了他們……”
廣場內的球員們議論紛紛。
廖凱和汪少傑同住一個屋,所以他早就知道了這個結果,把汪少傑編入末位班,本身也是為了平衡各隊之間的實力。話說回來,也只有汪少傑有那個實力,憑著一己之力將末位班的實力提升起來。
不過廖凱更羨慕的是,末位班的教練是韋德。
廣播又在宣講本次選人的規則,由三個隊長依次挑選他想要的球員,但其他隊長也可以出來搶人,最後加入哪支球隊,由球員自己決定。
也就是說,隊長們選人,不但要考慮實力因素,還要考慮和這位球員的親疏關係,因為如果挑一個不熟的球員,不就是浪費了一個名額,反倒為他人做嫁衣嗎?
“還是節目組會玩!”球員們私下議論,節目組這樣搞,無非是為了增加看點。
光聽這個規則,就可以預見,郭建一定會佔據優勢,因為在座的球員、尤其是那些實力強勁的球員,大半都是大學生球員或有過大學經歷的球員,而郭建在大學籃球圈的影響力非常大。
劉義雖然也是大學生球員,但他的影響力主要還是來自野球場,像在座的曹方、張子毅這兩位ok的隊友肯定會選他,然後再憑著這兩位隊友的影響力,也能籠絡到不少人。事實上,曹方已經在四處活動了,不停地在向周圍的人宣傳:“來我們球隊吧,你來不來?來的話我進去後就選你……”
相對說來,申塗就比較可憐了,他以前走的是青訓體系,後來又去了奧門打球,跟在座的這些球員關係就比較疏遠了。
所以,這次選人的主要壓力是在那三位隊長身上,考驗他們的人脈關係。
申塗第一個選:“我是粉隊隊長申塗,我想選擇的球員是王曾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