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於成輝也會暫停影片,指著一些細節地方重點說明。
比如這時候,畫面定格在格林對哈登的一次成功防守上:“哈登是整個nba裡最好的持球單打球員,是節奏大師,無論突破還是後撤步三分都是頂尖水準,打球又聰明,動作的隱蔽性和欺騙性極強。
“怎麼防?
“你注意格林的防守選位,防突和防傳同時兼顧……哈登是左手球員,你看格林如何去徹底封死哈登的左路……
“你再看格林的手,放得有多低,一直在去幹擾哈登的運球,試圖打亂他的節奏。
“……這裡,重點來了,一旦哈登稍微背身,格林立即貼身防守,用強壯的身軀去壓迫哈登,最終造成了哈登的這次失誤。”
廖凱邊聽、邊想、邊看,大腦高速運轉,有不明白的地方,也會主動提問……
格林的影片剪輯長度不到一個小時,兩人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才勉強看完。於成輝直接打電話叫來外賣,匆匆吃完,他又換了一個u盤播放。
“這是前nba球星斯塔德邁爾的比賽剪輯,你可以向他學習如何進攻。
“你在進攻端的問題是進攻手段單一、只會面筐攻,持球水平有限,沒有自主進攻能力,投籃距離不夠……這些聽起來很眾多的問題其實都不是大問題,你不是一個面面俱到的球員,也沒必要面面俱到,你要做的是把你的特長充分展示出來,把你擅長的東西做到最好。你的特長是爆發力出眾、彈跳好,投籃的感覺好,所以我挑選出斯塔德邁爾的進攻影片來讓你學習。
“斯塔德邁爾的進攻技巧也不多,他的特點也是爆發力出眾,就憑著一招擋拆順下和一手面筐進攻,成為了nba裡場均得25分的得分機器。”
邊說著,他開啟了影片。
斯塔德邁爾……聽到小斯這個名字,廖凱腦海撕被一股電流擊中:對啊,早就該學習小斯的進攻技巧。
他對nba極為熟悉,將自己的特長和小斯的比賽風格一對比,他很快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他也不禁感慨:還是教練的眼光獨到。
學習進攻的過程更為漫長,對廖凱來說,這好比開啟了一片新的天地,這片天地任他馳騁,他也需要這將這片天地裡的東西全部拿過來,變成自己的。
於成輝按下暫停鍵:“你仔細看他的這次進攻。”
畫面定格在太陽時期的小斯面筐單打掘金時期的安德森的一次進攻上。
這次進攻,小斯只運了一次皮球,便走右路強行超車,收球上籃,打板球進。
廖凱自問:這種進球,我好像也能夠完成……
於成輝沒有急於講說,而是接著播放了小斯的下一次進攻,同樣是打掘金,防守者換成了內內:“你再看。”
同上一次進攻如出一轍,依然是隻運一次球,走右路強行上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