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以鐵礦為主,也有少量的銅礦之類的。
國內第一顆大蘑菇成功,金嶺礦做出了很大貢獻。那就是大蘑菇原材料是這裡提供的。
沒錯,鈾的原材料就是這家企業提供的。
鳳凰鎮,看似不大,其實有好多重要部門在這裡駐紮。
鎮北遠處一座村莊,這裡有套院子被租出去,院子裡有很多礦石。
礦石這東西,在當地都很常見,但沒有啥奇特的。
院子分為外院和內院,平常四五個住在裡面。
大門上掛著一塊白底黑字的牌匾,上面寫著齊魯冶金礦物研究院駐鳳凰辦事處。
內院是研究礦石的機構。外院是接待客人的院子。
說是接待客人,其實也沒幾個人過來。
內院是經過特殊裝修的,還有多種儀器,一般人都叫不上名字來。
什麼離心機,什麼探測器等等,也只有專業人士能看懂這些東西。
你能想象就這麼一個破院子,掛一個什麼牌子,就從礦中提煉鈾?再從鈾中混合其他物質提煉一種毒物。
人家就在你眼皮子底下操作。
能在眼皮子底下搞這種研究的,只能說家賊難防。
平時大家都放鬆慣了,什麼危險啊都感覺距離自己很遠很遠。
鄭海山和他的隊員們盯緊了無線通訊這一塊,他們還有一支地面偵查小組,負責各處情報蒐集,但有一天,聽到一些人閒聊,說齊都有個村,好幾個人查出癌症的來。
一個上百戶人家的村莊,有幾個癌症的很正常。
一開始情報蒐集的人員還沒放在心上,但有些事兒要記錄,匯總,交叉稽核資訊。
就在交叉稽核資訊的時候,有個中年分析員說道:“我沒記錯的話,魯中,也就是齊都金嶺企業給核研究院提供過原材料。是不是這個村被汙染了?當地沒引起重視?”
他們這些特勤,現在就相當上面派下來的工作組,雖然是針對敵特的,但有些事兒,知道了也會善意的提醒地方一下。
先派兩個人過去走訪一下,看看情況。真出現汙染情況,也是個大事兒。
走訪人員借調的是地方車,是一輛昌河。還挺破舊的那種,正好可以做一些掩護工作。
走訪的村莊叫姜莊廟,先去村委,拿著介紹信說衛生局的,要調查一下村裡患病情況。
然後透過走訪,發現癌症患者七八位,除了三位老人,還有兩位中年人,還有四位小青年。
癌症也不同。
小青年有患白血病的,還有個脖子長腫瘤的,說是脂肪瘤,一般沒人在意這些,突然疼了上醫院檢查說惡化了。
這村裡還沒透過自來水。
大家喝的是機井水,村裡一共三處機井。地下兩三百米深,全靠電機抽水,每週放水三次,每次放一個小時,家裡都備有幾個大水缸。
走訪人員透過詢問他們喝水,水源等,發現這幾個患病的,因為省電錢,去距離他們村兩裡地外的一個廢機井打水喝。
村裡喝水是交電錢的,抽水用的電費都是平攤下來到戶。
等走訪完這個村,他們才去說的那個廢水井,此時能用眼看到水。
這就奇怪了,廢水井應該沒水了才對,但怎麼會有水,還得再調查。
拿著裝置一掃。果然有放射性物質。
“哎,你看,有水流進入水井中,會不會是這個水流讓廢水井有水了?”一個偵察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