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肯定是不能寫,再說這種專業的東西,他也寫不了。
做個實驗,讓韓隊長和那些專業的人士悟透就行。
怎麼寫,那是他們的事兒。
做完實驗後,邢寶華是自己回來的,無人機和工程師則留在山區裡,繼續玩他們的打靶遊戲。
未來是玩資訊和定位的。
鋼鐵洪流時代過去了。一架無人機才多少錢,一輛鐵疙瘩多錢。
據說用小摩托發動機改造的一架無人機成本才一兩萬左右。
用兩百萬美刀的精準彈去攔截,哪個合適,一開始不心疼,但後期絕對心疼。
成本不對比啊!
民星國家看不上,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軍星和軍碼。
軍碼是單獨的一個加密通道,除了自己人誰也弄不到那個接收器,就算搜到那個頻段,也破不了。
邢寶華這邊也就能幫著提供一個輔助的作用。
再說,無人機沒多大難度,難的在於頻段和抗干擾上。主機板,收發器,電機和電池,就這點玩意。如果要加上攝像頭的話,貌似也就大米的攝像頭可以提供。
不到一個星期,韓隊長領著一位裝備部的人過來,下訂單。
數量不是很多,也就一塊液晶屏,一百個左右的攝像頭,大米平板的主機板等零配件。
大概也就猜出,人家要一百臺來研究著玩,玩熟了,也就沒大米啥事兒了,人家自己生產,最多大米提供點配件!
韓隊長沒走,則留下來跟邢寶華聊天,問道:“上面讓問問,五爺、六爺能不能改無人。”
“能啊!啥都能。用那東西改沒啥用啊!只能當二踢腳用。速度還沒二踢腳快,在雷達上一目瞭然。還不如拆了主要零件,每個城市的公園放一架,讓孩子們爬著玩。”邢寶華說道。
咱們國家有個恐懼症,叫火力不足。
這毛病是在抗戰時期烙下病根的,小米加步槍總是吃虧,後來就猛發展,而且這東西都有時代性的,不是說產品過期不能用,而是擠壓太多,加上新發展逐漸不用了。
老傢伙很多,但面對新的科技就不夠看的,想著廢物利用,還不如造新的呢?
透過海灣那一場對抗,數量佔優勢白搭,科技落後就要捱打,這話是真理。
四十多天,誰能想到這麼就打完?
從太空到空中,從空中到地面,從地面到海里,全方位立體式的打擊。
以前哪想過這些,攢的那些鐵疙瘩想用鋼鐵洪流戰術對抗。
人家就用了幾架阿帕奇和疣豬就給滅了。
這就和球賽似的,找到後防線的漏洞,壓著打。
韓隊長聽了邢寶華的建議,那些老傢伙們就不用改了,大不了當做吉祥物,放在公園讓孩子爬著玩。
說不定能引起幾個有志向,想當飛行員的小傢伙。
邢寶華跟韓隊長說了一下無人機的幾個用途,並不是無人機就專門用來攻擊的,還有偵查等。
尤其是偵查,這裡面的技術難度和天眼差不多,尤其是滯空時間,停在一個地方不動,很考驗技術。
再一個就是航程,也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民星的精度確實差了些。誤差五米左右,用在無人機上不行,那玩意最少要零點五米。
邢寶華見過那些高階玩家用的無人機,一鍵返航,從哪兒起飛,從哪兒降落。你說說要是誤差很大的話,會降落到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