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上,大米會派出工程師和他的南德集團合作,共同開發研製通訊器材。
會成為國內第二個民營自主研發生產手機廠商。
借用邢寶華給他說的話,目前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海外品牌,什麼愛立信、諾記,索尼諾記、飛利浦……
“咱們的手機要和大米品牌並肩作戰,要爭奪市場,把海外品牌趕出國內銷售市場,讓咱們民族的品牌發揚光大。”
“看到我手中這款手機了沒有,大米的最新款,還沒上市,我在大米拿來做體驗用的。”老牟拿出一款市面上罕見的定製款手機。
並不是新款,外形和常見款有不同,他是在大米車間發現這款手機,因為沒見過,當時也以為是新款,老李廠長說定製款,還沒加工完事兒。
白拿是不可能的,老牟想要,也只能花錢。
在他眼裡也不算太貴,於是就買來,現在成為他演講的工具。
南德要做手機,讓所有員工感覺不可思議,前段時間不是說要弄衛星來著嗎?又是找專家諮詢,又是查詢各種資料啥的好一陣折騰。
不弄衛星了,該弄手機了?
老闆講話,下面員工聽著,記錄著。所以說,想要成功就要有一副好口才。
不光口才好,還要有一套邏輯思維。
開完會,任務交代下去,讓員工聯絡客戶,還是老辦法,集資。
先邀請客戶來,他開個大會,一起動員。
這些都是他的老手段。除了邀請客戶,他還找了科技大學的幾位老教授,來擔任通訊製造業的顧委。
有專家,有教授,還有大米的老總和工程師,架子搭建起來,就等著人往裡扔錢就行。
還別說,短時間內還真有人投資。人家來了就問,時不時和大米合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甚至都沒計劃書之類的東西,張口就說:“肯定合作,不然我哪有那個技術能力啊!”
又是老手段,把他在大米實習期間,跟著老李廠長身邊一起觀看生產線的照片拿出來,和邢寶華吃飯的照片拿出來。
還有在邢寶華辦公室的照片。
還有比啥更有說服力的東西嗎?
沒有!有這些照片,比他廢一百遍的嘴皮子都好使兒。
不管怎麼說,打造國內第二大民營企業手機廠商,很吸引人氣。投資者不光是個人,還有一些機構。
機構投資謹慎,不管是不是邢寶華在背後支援,他們要弄個明白。
不光在私下裡打探,甚至要籤協議的時候,大米給的支援力度要寫在合約裡。
機構投資都不是小錢,人家要拿股份的。
至於手機產業規模多大,還有待商談。
不過老牟這廝野心大了很多。他用邢寶華給他說的國內上市這一說,更是深深吸引了風投。
最感興趣的莫過於上市,國內現在還沒交易所,不過已經放出風聲要建市。
哪怕一時半會上不了市,那麼成為股份有限公司,也能對外出售股票。學著滬市老八股的制度玩一把!
有大米工廠做樣板,老牟敢喊出一百億的總值。
一個敢喊,一個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