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職工球隊最終10小勝津港二隊。
引進的洋外援小將在整場比賽中,表現尚可,如果不是進了一球,或許只能用一般般來講,畢竟很多人看著他在前場亂跑。
一場全國性的直播,讓很多人感覺,洋外援也就那樣,大米花那麼多錢,還不如重點培養自己的球員。
只要有錢啥隊員培養不出來。
於是媒體的報道也讓球迷分出幾個話題來,他們寫信給足球報,體育報等機構。
有些提議把大米花費的重資,用於平常的訓練上。
有些提議讓大米把錢交給國家隊,讓國家隊吃好喝好,拿出成績,用這些錢當做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說不定國家隊能勝韓滅日。
雖說報紙刊登出來,大米球隊依舊我行我素,沒當回事兒。
畢竟是小勝,小勝也是勝了。
魏萊松當天沒啥指示給球員,把邢寶華送走,他就開始給麵條國那邊打電話。催促另外兩名外援,趕緊到來。
合同上寫著兩位外援在冬季轉會期來,還有幾個月時間,但魏萊松著急了,寧願多花點錢,也讓對方俱樂部放人。
就和在看臺上邢寶華對他說的那樣,這批球員基本也就這水平了,再想拔高,那是不可能的。
眼界和思路,跟不上球場變化,這是致命的問題。
改變不了怎麼辦,只能放在下一批,下下批的培養上,總能選拔出幾位來。
還有就是加強跟國內其他球隊的隊員接觸,該挖的挖,外援有限制,但國內球員沒限制。
總有辦法能把11個人湊齊。
打完電話的魏萊松,就喊教練組過來開個小會。
其實不用魏萊松叮囑,施大爺作為教練,更懂現在球員,只是這些球員還不能理解他的戰術。
如果把大米隊放在歐大陸其他國家,他們屬於業餘組二隊球員水平。
打高水平賽的資格都沒機會。
現在呢?
硬給拉到職業賽b級聯賽,水平不夠,只能用丟臉來形容。
圍繞巴蒂為核心的戰術訓練,爭取往後的比賽都能進球。
魏萊松也分析過賽程,現在大米職工在b級賽時倒數第二,總共八支球隊參加,現在還剩下6場比賽。
如果運氣好,剩下的比賽全部都能贏,在理論上能進入b級聯賽第二名,也就說,運氣好,沒有意外的情況下,能用第二名身份進入甲a聯賽。
倒數第二逆襲第二名,看似很遙遠,但其實要是操作好的話,不是不能實現。
關鍵後面的賽事要保證每場都勝利,才能看到曙光。
所以,魏萊松寧願多花點錢也要把麵條國的兩位外援弄過來。
光一個巴蒂,單打獨鬥還是很危險的。
如果按照計劃來實施,不用多等一年,本來今年是沒多大希望了,在找邢寶華時,魏萊松就說出這一點來。
看著錢的份上,巴喬和馬爾蒂尼,收拾行李,即將踏上國土,運氣好,說不定在下場比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