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用分房條件,也未必留住人。
就算是精英一級的骨幹,也是走一批來一批。這就是末位淘汰制的因素,總不能佔著位置不挪動,得給下面優秀人才留出晉升空間來。
老李廠長的機械廠就不一樣,佔著坑不挪動,工人想要進一步,特難。需要熬時間,就算熬到時間也未必有好位置。
而且機械廠開個人也非常難,除非是重大過錯,哪怕不幹活,光領基本工資,廠裡也得忍,還達不到開除的條件。
所以,工人懶散。哪怕再勤快再能幹的工人,也學精了。
分房的事兒,邢寶華還是強硬的說,按照他的說的去做,哪怕有什麼輿論壓力也要頂住。
說剝削工人,他們知道個啥,邢寶華真正剝削的是小鬼子,用他們的家破人亡來建立工人的新房。
指望大米這點盈利,甭說幾座小區同時開工,就是三五棟樓同時開工都有些吃力。
殺豬盤雖好,玩好了能脫身,玩不好就能進去。
邢寶華送走李廠長,職工房的問題就交付給他來主導建設,反正有圖紙,按照早期建設的規劃來執行就行,唯獨有差距的就是地質勘測,只要資料差別不大,按照圖紙就可以開工建設。
指定的建築建設單位還是市一建二建,看圖紙,搞預算。保相關部門送審,審批等等,專業的人士辦得就是快。
從專案成立到審批等,才用了半個月。
高新科技園區的地,基本都歸工業用地了。這年頭說佔用地,基本就是個補償。
這年頭什麼戶口吃香,非農,城市戶口,只要被徵用地的那些群體,給你個高科區的非農戶口,廠子那麼多,再給你們安排個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地群眾也都樂意,補償不補償的無所謂,也就那麼點錢。主要是能換糧本,生活就有保障了。
不用種地,國家發糧油。運氣好,還能進廠當個工人。
這都是多少農民的夢啊!
過了九十年代,農業戶口轉非農戶口,還要拿一萬多到好幾萬左右。
每個城市不一樣,叫城市增容費。
大部分是從村裡出來到城市做生意,不願回去的那部分人,因為沒個城市戶口特不方便。
孩子上學要交借讀費,還有暫住證的費用。最麻煩的是,老婆要半年回一趟老家進行婦查。
這是生怕你們在外地多生。
因工作回不去婦查的,他們還會派車來,把你拉回去,車油路費啥的都算你頭上。
其他都好說,花錢就完事兒。
所以外地城市工作的人或做生意的人,特需要一個城市戶口。於是城市增容費,就這麼出來了。
到了後期買房就能落戶口。
高科區用地很多,說證,那都是排著隊主動要求被徵用。釘子戶是不存在的。
只要出現個釘子戶,都會被眾人鄙夷,腦殼有問題,有時候錢買不來戶口。弄戶口還得找關係託人。
現在給你主導辦理,少了多少麻煩事兒,那點徵用費還不夠託人送禮的費用呢?
有了地和檔案,不用大米支付開工費用,一二建就開始挖槽準備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