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電子家電,也只能有錢人去買,那麼低端產品這一塊,大米為何不做呢?
這麼大的市場,這麼大的利潤。只要價格稍微低一些,不,就算低一半的價格,很多人都得咬咬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是幹業務出身的,誰身邊沒幾個相同的朋友,於是他就喊幾個朋友出來,吃頓飯,聊聊大米的低端市場。
要不說八九十年代是黃金時代,稍微動動腦子,就能發財,甭管什麼路,淹不死的都賺到了。
賴長青當時就指出,大米電器沒有低端產品,那麼他們來做。反正老百姓,知道大米,但很少知道他們的貨長得啥樣的。
就旗艦店那幾個樣品,少得可憐。誰沒事兒去逛那裡啊!
這就是一個空當,在借用南海的特殊地理和政策性質。
他們先把貨弄到南海這邊,分成若干倉庫放貨,可以現場拆箱驗貨的那種,如果說沒見過這些型號,就說一句海外版的。
反正誰也沒見過,全憑一張嘴。就算發現標誌不一樣,也得說一句,大米在海外工廠生產的,屬於分廠或二廠生產。
賴長青這夥人,大部分都和電子廠有關,廠裡也有不少大師傅,也都請過來一起入夥,從設計到樣品出來,一個星期。
最難的還是冰箱,由於壓縮機價格貴,還不好拿貨源,導致冰箱上不了專案,也不知道誰說車載壓縮機也是壓縮機,能不能用,能用的話,他去聯絡貨源。
就這樣,折騰一兩個星期,才費勁的搗鼓出來,但質量堪憂。
茂市電視機廠,有著十幾年的歷史,從六十年代中期生產12寸小黑白,到現在有著完整的21寸大彩電生產,還沒光輝一下,因效益問題,導致停產停工,大部分工人不是轉行就是待業中。
賴長青和這邊一位副廠長關係還不錯,就這樣幾頓酒把電視機廠的副廠長給拉入夥。茂市電視機廠小量開工,不是貼他們自己家的商標,而是id的商標。
管他什麼商標,能開工,能吃飯,能拿工資就行。
這條線光生產21寸大彩電,還要求帶遙控。
大米電視不帶遙控,說不過去啊!人家那種智慧電視都帶語言了。
他們也想帶語音,可除了能開關外,其他都白搭。最後聲控開關用在了空調上。
茂市電視機廠成了代加工的生產主力。
賴長青用了當下最流行結算方式,一批跟一批結算。大夥手裡都沒那麼多錢,少量的訂金支付,等生產出來,我賣得差不多了,再給你要第二批貨時,把第一批的貨給你們結清。
不管要多少批貨,總有一批貨是欠著的。
電視機廠賬面上也沒啥錢,原材料進不來,還是他們偽造了大米委託生產授權書,在地方上一家信用社貸出二十萬來。
面對生計,這年頭誰不是在拼,誰不想搏一把。
而且他們還多了一個心眼,打死都不會承認生產的就是大米家的品牌。
我們的牌子是叫愛大米。你們家的大米和我們的不一樣。
就這麼擦邊,就算是大米也拿他們沒辦法。
不管是電視機還是洗衣機廠,只要能開工,能讓工人吃飯,解決地方上的頭疼,有人會出面跟大米扯皮。
這剛吃飽幾天飯,大米就跑來砸鍋,你看地方上能不跟他們急?
說實話,這種打擦邊的,邢寶華也沒好辦法,就擱在他前世,某多多上,多少貼牌打擦邊的。
sony能變成snoy。
huaei能變成huaiei等等。
一個不注意,就讓你陷入麻煩,但如果賣家有完整的售後服務,買家管你是華為還是懷威。
就是因為沒有質保,才導致各種糾紛。
導致人們上當的因素就是價格!
邢寶華當年做山寨機的時候,也弄過山寨中的山寨。
他根據市場需求,只做產品,至於貼誰的牌子,他都不知道。
只是外觀相似罷了,當然他模仿最多的還是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