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北靠地中海,左右兩邊都是富饒之國,夾在中間就它窮。
大部分國土也是黃沙遍地的戈壁。
安德洛夫說能把裝備運輸到這邊,主要是靠阿蘇之間的貿易往來。而且運輸距離非常近,從黑海到地中海,這條線暢通無阻,兩天時間就能到。
波列夫的人已經到達阿國南方的某個省,這裡人煙稀少,杳無人煙,除了黃土沙之外連點像樣的植被都看不到。
波列夫看著地圖,其中用紅筆標註出來幾個地址,一個是攻擊的目標,距離三百公里。還有一個目標圈點是海外兵團駐紮地。
距離目標兩百多公里,而他們之間的直線距離差不多在四百多公里左右。
一個在正南,一個在西北方位。而裝備的到來,讓波列夫大大鬆了一口氣。
攻擊一座城鎮,沒有重火力掩護,那就得用人命填。
特種作戰方式不行,這不是斬首行動,或者要炸什麼目標,弄完就走的那種。可現在要消滅一個基地,這個基地恰好混跡在村鎮中,上千人的那種。
用特種作戰的手法,進去就會傷亡大半,還要進行巷戰、搜尋等等。加上對方也都是精英,有多少勝算?去了就會團滅。
白天休息,晚上前行,車上的大燈全部改用紅外大燈。這樣一來能避免有人在野外看到結隊的光束。
雌鹿留在原地,加滿油後,等待出擊命令,反著這玩意飛過去很快。
別看三百公里的路程,波列夫和他的隊伍錦衣夜行了三天,才到達預定地點,距離目的地還有二十多公里,他們現在藏在一處小山溝裡。
說是山,其實兩邊都是黃土球。蓋上黃色的偽裝網,遠遠的也看不出什麼來。
波列夫把 95人分成六個小隊,目前正和六個小隊的小隊長盯著地圖,分配作戰任務。
“洛夫斯基,你帶人從這邊推進。謝爾蓋,你帶人從這個方位包抄,掩護洛夫斯基推進……”
時間定在早上六點發動攻擊,先有兩輛喀秋莎作為主攻,而特戰小隊會提前到達村鎮附近隱蔽起來,透過對講機再次校準一下目標方位。
而薩姆會佔據制高點,開啟雷達,對周邊空域進行搜尋。
雌鹿已經在飛來的路上,等會兒趕在進攻時到達,他們參與第二波攻擊和火力支援等任務。
火力覆蓋,就沒想讓這個村鎮活。
這種作戰波列夫熟悉,他在富汗國也幹過。有時候,你在村子裡搜尋時,哪怕見到老人婦女甚至孩子,他們帶著仇恨的眼神,也會在背後給你一下。
寸草不生才是安全的。
有錢人不會在乎他們這些僱傭人的生命,生命只是在有錢人眼中就像個數字似的。
波列夫知道,只有強大的裝備,他們才能活下來。所以他在提要求時,就想盡量的保命而已。
好在老闆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心裡說不出的滋味。或許是為了報答老闆的恩情,波列夫做出了最很絕的戰術來。
飽和攻擊,用最簡單爆裂的打法,讓那些村鎮的在睡夢中,在工作中,在吟唱中飛上天。
看一下手錶指標上下一條直線時,下達了,開火命令。
喀秋莎第一輪攻擊一輛車掛載 16顆飛彈,兩輛車就是 32顆。雖然是早起型號,這玩意可以飛三十八公里左右。
32顆飛彈對付一個村鎮,可以說是滅頂之災。
很多人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兒,就上天了。
能生存下來的極少。
這時候,別說村鎮中的防禦了,就算剩下點,還有幾個人能使用的。
烈火鳥在中東基地被摧毀後,就加強過這邊的防禦。他們還以為要應對傘兵那樣的突襲,可誰知等來的竟是呼嘯的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