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二多長的狙,要是不拆的話,需要一個長方形的揹包或者箱子。那麼一個三十多歲身高接近一米八的人揹著一個接近一米三的箱子。
走在人群中會不會太顯眼?
找畫師,畫幾幅同等身高比例的身材,揹著揹包或者箱子,甚至連手提著的都有。
這不是畫像,而是個背影,重點在包或者箱子上。
這麼突出的人,肯定會有人多看一眼。
還一個就是交通工具,如果沒有人幫他提供車輛,那麼他就只能租或者包租?
方向有了,那就開始行動。
以群眾為基礎,展開搜尋。滬市各個區的街道大媽大爺們有了新任務,在轄區片警的帶領下,展開街道衛生無死角的整治行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什麼亂扔菸頭啊!吐痰啊!抓住也不罰,就是批評教育一下。
老頭老太們胳膊上也戴起了紅袖箍,寫個大牌子讓大家講文明,講衛生。
而這些老頭老太也從片警那邊看到了背景畫像,尤其是揹著那麼長的一個包。
只要看到有人揹著 70公分長到一米三以上的包,就喊片警。並且叮囑,不要跟蹤,不要搭話,不要阻攔。
不光發動群眾路線,還有幾隊人馬去滬市幾家計程車公司和能租賃車的公司去調查尋找線索。
還別說,真有個計程車司機拉過這麼一個乘客,他是在渡口碼頭拉的人,對方上車前他還看了一眼,還擔心包長在車內不好放開。
當時還想著要不要把前座放倒,讓乘客把包寫著放。當時乘客拒絕了,讓他開好車就行。
“你們之間還談過什麼話,他的目的地是哪兒。”來訪的一位警官問道。
“問過,我當時就好好奇箱子裡裝的啥,這麼長。”司機說道。
“他說什麼?”
“他說是琴。我也不知道是啥琴,或許是電子琴吧!哦,他的目的地是音樂學院招待所。”司機說道。
“來說說,你見到那個人長得什麼樣?”
“這哪兒說得清楚,我也沒見他長得啥樣,先給你們描述一下外觀。當時那個人,穿著一身長袖,牛仔褲和皮鞋,戴著一頂特洋氣的帽子,那個帽子我不會描述,還有戴個蛤蟆鏡。後腦勺扎著個小辮子。遠處看背影還以為是個娘們,近了才知道是個爺們。估計藝術家都這副德行。”
司機提供的外觀還是很詳細。有了這個線索,就彙報上去。
緊接著就去音樂學院招待所排查,根據相貌特徵,招待所這邊說確實有這麼一個人,今天一早就辦理了退房手續。
當然,住宿需要身份資訊的,來調查的人員也問到這個。
招待所服務員說,來辦理時,用的介紹信,上面是蘇音院的章。內容是,我院派袁亮教師到你處進行教學訪問,請給予便利。
隨後就說這位袁姓教師,每天都會揹著他的包出門。至於是不是去音樂學院他們就不知道了。
當即,借用招待所的電話,給蘇音院打個電話,問是不是有個叫袁亮的教師。
一問還真有,正在上課呢?再一問,這位叫袁亮的這兩天有沒有來過滬市。
“沒有,他天天有課,管著三個班呢?上下班我還見過他。什麼他今天早上在滬音院招待所辦理了退房,他是猴子嗎?一個跟頭躥個來回。我作證,今天早上還看到他進辦公室呢?”
根據蘇音院辦公室的人保證,袁亮近期沒出過差,那麼目前在招待所的這位就很大嫌疑了。
立馬封鎖,等待刑偵技術進場。
在這裡不得不表揚一下招待所的服務員,太能幹了,還特勤快,讓刑偵技術一點痕跡都沒找到。
床鋪上的床單被子都給換了不說,連桌椅也給抹了一遍,地也掃了,還給拖了一遍。
再問床單和被子時,說是給洗了。
不管是招待所還是酒店,人走,就趕緊打掃衛生,這是規矩。人家服務員又沒犯錯,只是氣得這幫調查員牙根癢癢。
透過各個出城路口的哨卡,沒發現帶有一米以上的行李包的人員出城,那麼嫌疑人還在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