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專家們見到邢寶華來也不爭吵了,都唰唰的看向他。
小團隊好像增加了不少人,很多面孔,邢寶華看著面生。
“吵什麼呢?”邢寶華問道。
張東碩好像帶著氣,說道:“沒啥,學術上的問題?”
“吵吵就能吵吵出來?”邢寶華說道。
張東碩回道:“我們不是在吵吵,是在討論。哦,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光電所的技術研究員,程先令,程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麼一介紹,邢寶華趕緊上前去握手,至於其他陌生人是程工帶來的一個小團隊。
透過了解,他們是在結合尼康極紫光的幾篇資料上的研發,進行擴充套件推論。
從尼康搬回來的極紫光理論,他們得到驗證後,前期沒什麼問題,但後續的問題,出現了偏差。這已經不是尼康資料上的問題,而是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偏差。
也就說,尼康在後續並沒有得到理論上的驗證,而是他們的研發人員根據前期試驗資料推算出來的結果。
所以在張東碩下一步的實驗中,就按照推算的結果出現了偏差。
那麼問題來了,是小鬼子誤導性還是他們不經過實驗就推算導致試驗不嚴謹?
推算只是理論上的一點,為以後的試驗做好基礎。
那麼既然出現了偏差,說明尼康的研究人員並沒把後續的事兒給試驗。
張東碩他們也是根據資料上的文獻,照葫蘆畫瓢,一口氣下來,不光沒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料,反而越推越不對勁。
邢寶華上前看了張東碩等人的推算,看了一會,算了,不在一個領域,看不懂,尤其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看著就頭疼。
邊上的程工說道:“我和張工的分歧點,在於極紫外光的產生和控制。理論上講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鐳射照射錫滴,激發出來的極紫外光。
這種方法需要高功率的鐳射、高速的錫滴、高精度的對準和高效率的轉換,而且還會產生錫汙染和熱負荷等問題。
而另一種是利用同步輻射光源,就是用電子加速器產生高能電子束,在磁場中彎曲時發出極紫外光。
這種方法可以產生更純淨、更強大、更可調節的極紫外光,但是需要佔用大量的空間和資源。”
等程工說完,邢寶華問道:“你認為哪一種合適。”
“第一種!”程工回答道。
“你剛才都說,第一種會產生錫汙染和熱負荷,為什麼不選擇第二種更環保的呢?”
張東碩插嘴說道:“我認為第二種方式可以,但從尼康資料上得來的資料,也是偏向第二種方式,但是後續……”
“也就說小鬼子知道第二種方式可行性不行,只用了推論,而沒實際去試驗,導致第二種方式放棄?”
程工說道:“也不能說是放棄,而是成本很貴,得與失的情況下,尼康估計會選擇成本最小的,也就是第一種方案。但我們從資料上,沒看到相關對汙染的處理方式。”
“也就說,小鬼子只管研發第一種,不顧汙染,管殺不管埋?不對啊!小鬼子對環境汙染還是很有講究的,哪怕是花錢也要治理汙染?”
邢寶華想了想,定下個調子,那就啟用第二種方式,純淨,無汙染,不就是佔地方大,用的資源多嗎?
咱們地大物博,差地方嗎?也不看看滬市給晶圓廠多大面積。錢不錢的無所謂,關鍵是真有。
就算邢寶華撐不住,不是還有滬市和國家嗎?
資源,當你生產出真正屬於國產芯的那一刻,所有資源都往晶圓廠傾斜。你攔都攔不住的那種。
真以為尼康這些資料是那麼輕易來的,這是國家背後支援,付出生命換來的。
調子定下後,就按照第二套方案製作,尼康的鐳射發生器,已經不適合第二套方案,還得改。
至於功耗的問題,電廠不夠用,那就增加。
協調完他們,邢寶華上樓休息。
在睡覺前,還要瀏覽一遍電子郵件。
主要事情倒是沒啥,瑣事不少,標註一下,轉發給董大秘處理。
兩天後,魏萊松的調令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