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於部這邊談妥了很多專案。
這活接的有點手軟,加上國f通訊那邊,想不賺錢都難。
對於未來的網路發展,邢寶華講了很多,大部分都是一個概述,要是詳細點的話,沒有個三五天講不完。
未來的網路不光是技術提升,還有就是互聯,初期是訊息傳遞,再接著就是影音娛樂,最後就是物聯。
以後,開網站的比玩硬體的都賺錢。
不管軟硬體,只要達到網際網路初始階段,那就開始燒錢,不是幾億百億的燒,整個網際網路燒起來都是千億萬億。
企業哪有那麼多錢,第一個就是風險投資,abcdefg幾輪融資燒投資者的錢,很多好點的估計在abc的時候就上市了,燒股民的錢。
總之,燒到破產或被其他公司收購為止。
網際網路賺錢嗎?
這話說的,不賺錢那麼多人投幹嘛?就是初期變現難,需要一個時間的跨度。
最早的點選率達到多少,會有個公式計算出變現的參考值。
廣告是最大來源之一,註冊使用者和點選量,留存率是衡量廣告費的唯一標準。
就和電視收視率似的。
剩下的就是各大網站摸索著走。那些找不到道的,錢燒完了,找不到繼續投資的只能黃了。
當年,那位馬鉅富說過,九十年代初,參加網路會議,這個專家,那個學者,就他不是專科出身。
開會研究,尤其那些專家,好像有幾十年經驗似的,當時馬鉅富自嘲道:網際網路才幾年啊!就出來專家了?
當時開了好幾天的會議,把未來網際網路擔心的事兒,都研究一遍。結果,擔心的事兒一件都沒發生過,不該關心探討的事兒,全都發生了。
這說明,前期的混子比較多,導致咱們走的彎路多,掛著專家的名頭,必須聽他的。
就算是錯的,他講的那一套也是對的。
或許見到失敗了,總結一句,失敗是成功之母,咱們摸著石頭過河,有失敗不怕,就怕沒在失敗中總結經驗。
為了避免多走彎路,邢寶華很耐心的,跟這些建設網際網路的倡導者說了很多建議。
網路上會出現很多問題,資訊時代,胡說八道的人很多,輿論這東西必須要監管到位。
能接觸到網路的,基本都是高學問的,有知識的人才。
有時候發出一些觀點,能影響他們。
所以,國,公,兩大部門分出一個,或者組合一個新的監管部門,防止,預防某些事情的發生。
再一個制定自己的網際網路秩序,把能想到的事情都給堵上,發現一例堵一例。
什麼黃啊!賭啊!這個站,那個站的。儘量把一些不健康東西排除出去。
從一開始就把監管弄的嚴格一些,邢寶華強調,口子不能放鬆,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做法,每個城市設定一個節點,從節點上篩選。
至於訪問國外伺服器,能遮蔽就遮蔽。這樣一來,把那些想把域名架設在外網服務上,直接給杜絕。
正常訪問外網,需要申請和驗證。
這樣一來,前期工程量就很大了。投入的資金也不少。
邢寶華拍著胸脯跟於部講,咬著牙挺過去,不用十年,這筆錢就能賺回來。
甚至邢寶華都跟這幾位講他在hk弄的外賣網站,物流,就是為了讓人們享受方便,變成懶人。不想出門吃飯,打個電話就行。
這只是個例子,有多種變通的方式,當支付方便時……
講到這裡,邢寶華突然,想到,國內好像還沒有申請數字支付牌照。估計寫申請書他們也看不懂,回頭問問怎麼弄。
只要支付方便了,能讓人們的生活方便很多,更加大市場消費和就業崗位。
當然對實體業的衝擊邢寶華沒提,是有衝擊,但問題不大,如果這時候說了,會讓這些人陷入糾結。
現在實體業才是主流,網際網路還沒建設呢?就說得天花亂墜,很縹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