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裡的專家們始終強調華泓類股票會出現交易量大,而且像盤整的局面,不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
對於股民來說,不管做什麼方向都會賺錢。但你得快進快出,不然有一方勝出,你們短線盈利就會被套進去。
如果是老手股民,就會聽那麼的胡說八道,雖有些話很有道理,但不是那麼會兒事兒。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他們這些散戶衝進去幹嘛,力挺邢寶華這邊,很可能被國際遊資割韭菜,力挺國際遊資那邊,邢寶華那邊百億美刀也不是吃素的。
來來回回就那麼點錢給割完了,找誰哭去。
或說做對方向,那就是大賺。這不是屁話嗎?要知道方向和知道馬票字數一樣,幹嘛還炒股,玩馬票六合彩一樣賺。
多空拉鋸,擺明車馬炮到時候交易量肯定龐大,簡直和絞肉機似的,散戶誰進去誰死。
那幹嘛還忽悠人進去玩?
這狗屁專家不是國際遊資那邊的就是分銷商那邊的。分銷商的可能性比較大。
畢竟股市都是按照單數收取手續費,而不是你利潤,讓你快進快出,這不就是讓你多打單子,他們好賺每單的手續費。
金鑫又指著電視問道:“會不會出現他們說的情況?”
“開局不會,要麼一竿子上去,一竿子下來。我會等,他們也會等。”
金鑫說道:“所以,買你漲的人會死得很慘,是嗎?”
邢寶華只好點點頭,現在的價格不適合護盤,只能等低價位回購,這樣價格便宜,買的股票還多點。
市場就這樣,沒有同情一說。
正如同電視裡的專家說的那樣,國際遊資們想逼著邢寶華賣出原始股,公司那麼大,股東也不少,或許有一些股東多少放出一些原始股變現來降低自己的風險。
這在股市大戰中太常見了。
邢寶華在收購哥倫比亞和尼桑、尼康時也這麼操作的。外圍有外圍的玩法,私下和股東溝通加價收購,這很正常的交易。
記得還有個真實的小笑話,有人開了一家工廠,沒上市的那種。也是找了一些投資人合夥出錢把工廠弄起來。
工廠正式投產,現金變成固定資產,大傢伙擼袖子撅腚埋頭苦幹的時候,最大的股東也就出錢最多的那位,竟然把他持有的股份賣給了競爭對手90。瞬間競爭對手成了這家工廠最大的股東。
競爭對手感覺這家工廠會崛起,影響他們的利益,只有扼殺在搖籃裡才能保證他們壟斷市場的目的。
大股東也是沒辦法,競爭對手給的錢太多。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遠期效益太慢,近期效益快不說還給了雙倍。
感覺合適就賣,雖不顧其他股東的利益,但誰讓沒在合約上寫著出售股份的限制呢?
所以邢寶華才會給股東們開個小會,告訴他們,別看眼前利益,不然以後朋友都沒得做。
當然,邢寶華有優先收購股東們的權利,那麼這樣一來,就把邢寶華僅有的一些流動資金給佔用了。
在外部流通股上會受到資金的影響。
一旦讓對方舉牌,邢寶華要麼根據規則溢價回購,要麼就看著對方進入公司。
話說,他們進入這些子公司確實對總部沒多大影響,但搗亂那是肯定的。
增股稀釋那是肯定的,如果對方迫於壓力,往外賣股份,邢寶華在建立公司的時候就制定了優先回購的權利,這是絕對優勢。
其實還有一種最狠的手段,就是聯合其他股東,強制除名,就是透過股東大會把某些小股東給踢出去。操作難度大,但效果很好。
但往往帶來的後遺症也非常多。
尤其是上市公司,大小股東也非常多,一旦內部帶來混戰,不穩定的因素,那將是災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