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邢寶華的辦公室,一臺數碼相機出現。
要多醜有多醜,這不是工程機,是正兒八經的商品啊!
“這誰設計的外觀啊!”邢寶華指著數碼相機問道。
“熊野三郎”大米的那位技術人員說道。
“回頭開了他,就這審美觀,再好的東西,別人看一眼都不會買。簡直糟蹋好東西。”邢寶華說道。
“這裡面很多重要東西都是在他主持下研發完成的,不是我們這邊人不想插手,而是真沒那個能力。”另一位技術人員說道。
聽了這話,邢寶華也是嘆一口氣,確實,派去的大米職工,也就跟著學習,很多技術都咱們確實那個思路。不是沒裝置,就是沒技術。
早期說國內沒單反,指的是數碼。交卷類的單反還是有兩家能獨立生產的。
一家是海鷗,另一家忘了。
機械單反咱們早就有成熟技術,深受國內人喜愛,關鍵那時候普通人買不到進口貨,也沒多少錢買。
所以造就了國產相機熱賣。
至於後期的數碼單反,確實沒那個能力,甭說自主生產裡面的電子元件了,仿製都未必能仿製出來,又受到進口晶片的限制,只能乾瞪眼。
再一個就是鏡頭,電動調焦技術,裡面的光學鏡片等等都和人家差距很大。
這樣的因素下,國內竟然沒有一家能仿製的,出現了巨大的空白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邢寶華拿起這臺相機來四四方方的破玩意來看。中間有個很小的鏡頭,還不是手動調焦距的。
上面一按會彈出個閃光燈來,中間還給預留了熱靴頭。
沒有握把的工程人體學,手心要是有點汗更容易脫手。
邊上有個插槽,一時半會邢寶華不知道這個卡槽是幹嘛用的。
眯著眼睛透過小視窗往外看,好在取景器稍微清醒點。
嘗試著按了一下快門,沒反應。
邢寶華放下來問道:“給我說一下這玩意的主要資料。”
“這款相機暫時取名尼康ds0076,畫素達到十萬,可自動3倍調焦,色彩資料……”
在技術人員背資料的時候,邢寶華的臉色多少很難看了。先不說投多少錢的問題,可出來的成果和他想象中差距實在太大。
十萬畫素,如果他沒記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數碼相機出現在今年,好像是四十萬畫素來著。
誰家生產的忘了,不過這也好查,用不了多久就會上市。
雖然那款相機銷量不佳,有很多因素是電子裝置普及不足的因素。
總之第一個吃螃蟹的不是大米也不是尼康。
哪怕兩家結合了,匆匆弄出這個破玩意來,邢寶華不想為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相機,也不想丟人現眼。
造出來幹嘛?就為了個名聲?
經過介紹,邢寶華知道這款相機那道卡槽是幹嘛用的了,竟然用了3.5寸的軟盤來當儲存卡。
用四節五號電池供電。所以才有了碩大的電池倉,導致整體四四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