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等著就行!
這時代的搗鼓數碼攝影機就是個笑話。
就拿最普通的35毫米膠片來講,換算成解析度最少也在1500萬左右。受膠片銀鹽的影響,質量還不一樣,質量好的膠片基本都在兩千萬以上畫素。
數碼相機最少在30萬畫素上才能將就能看,甚至能在家用的印表機裝置上打出來。
邢寶華穿之前,主流手機所帶的像頭畫素也就20003000萬左右。當然也有號稱6000萬1億畫素。那是好幾個攝像頭疊加起來一起算的,單個攝像頭沒超過1億畫素。
一億畫素什麼概念,如同在千米之外拍個正在進行賽事的體育場,放大後能逐個看到每個觀眾的臉,而不失幀幅。
平常2000萬的畫素就拍的很清楚。可家庭列印裝置就達不到效果。
這是八十年代末,最關鍵的是儲存。
電子光感元件,憑藉現在技術能做出來2000萬畫素的核心裝置來。但體積龐大,耗電量也大。
關鍵是,你還得給這玩意配一個硬碟陣列櫃。
邢寶華研發的是民用裝置,主旨講求的是小巧靈活方便好用。
哪有越造越大的。
實驗室的鏡頭能達到10畫素。雖然是試驗品,要錄製影片一分鐘差不多在2.8左右。
這還是透過技術壓縮形成的壓縮版影片,放在顯示屏上只能湊合著看。
當監控就算了,實在太費眼。
數碼相機雖然研發,想要實現唯獨硬體跟不上,但總不能停下來。
所以還是讓邢寶華想出一個暫時盈利的辦法。
再不借助大型儲存裝置可以線上影片的解碼裝置,10畫素夠用。想當年在網咖的攝像頭,也是一團黑影將就著過來的。
反正就是那個意思,連卡帶不清晰,就這麼一步一步挺過來,那時吐槽都沒地方吐。
邢寶華這東西研發出來是給公司級開會用的視訊會議。
這東西不會生產很多,只是增加他產品專案錄。
產品出來好用嗎?肯定不好用,受網速限制,卡不死你。
只能讓企業加大網速,或者內部局域用。為此,邢寶華讓人專門編寫和解決各種協議問題。
在現有的56k網速下怎麼解決流暢問題,只能不斷壓縮影片。這不光對網速有要求,還有現存有要求。
專門給這種會議級的影片硬體配裝置來解決。
再一個可視電話門鈴。
大門外一個攝像頭,一個對話器。屋裡就是對話器和顯示器。這玩意對硬體要求不高,不需要儲存,就相當一個貓眼作用。
顯示器,邢寶華準備兩種,一種是7英寸的熒光屏顯示器,一個是7英寸的液晶顯示器。
有啥不同,就是價格不同。
由於彩色的液晶還沒完全研發出來,只能上黑白的。
一想別搞那麼麻煩了,全都兩種型號都用黑白的,這樣一來也方便一些。
最後一個就是監控系統。
10畫素就先別拿出來了,但可以預研下一代,比如說30是可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