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鍋,還沒修,一會修一下。)
石墨烯,李教授。
這幾個字,頻頻出現媒體上。
各種解讀。出現次數最多的還是石墨烯。
從碳元素第一次被人發現,再到各種分析理念以及運用,講得頭頭是道。
當然也有分析李教授這個人的。
只是大米在這件事兒中基本很少提。
他們不會說是大米公司發現的,無形中把大米公司的實驗平臺都澹化了。
確實沒人提,也反感這些。
但隨之而來的還是各種大學院校提出的參觀學習。
確切地說除了交流就是想來沾光。
寫信來的申請書很多,還有就是那些已經在學習管理的隊伍,透過他們的關係,直接找大米的人申請。
畢竟都是一個院校的,雖不在一個系,但都是同根同源。
本來很好辦的事兒,邢寶華對這個不小氣。
現在唯一的困難是裝不下那麼多人。
之前來兩千多人,他就大意了,現在申請的院校那麼多人,估計能超越之前的兩千多人。
再一個困難,就是實驗室的開放。
要是開放了,肯定會打破邢寶華制定的嚴密保護措施。
最後,左思右思的邢寶華把總人數,控制在一百人左右。
申請的院校在二三十個上,平均下來,每個小隊伍也就三四人而已。
申請的事兒讓老廠長去處理。
但讓邢寶華沒想到的是,本地魯東理工大的校長親自找來。
手裡還拿著某位局長的介紹信。
就算不拿,邢寶華也要見,何況那位局長,邢寶華也不認識。
校長姓孟,叫孟凡軍。
看年紀也有五六十了,和邢寶華坐下後,就說明來意。
在他想來起碼有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好處。
可誰知,邢寶華拿出他制定的方案來告訴孟校長,最多也就五六個人,多了他這邊住宿壓力就大了。
“邢校長,住宿吃飯,這些你不管。理工大到你廠裡差不多13公里。在學習期間,我們學習租公交車供師生過來學習。”孟校長說道。
邢寶華想了想無非就多幾個人的問題。
這事兒也就答應了。
別看理工大也在魯中,但和大米沒啥交集。
人家那邊實習、分配名額也是緊張,拿不出更多的資源支援大米。
這才藉著機會和孟校長私下達成個協議,大米作為理工大實習基地之一。
如果理工大有需求,大米可以拿出資金來去支援。
至於捐贈,建立教育基金,獎學金,後期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