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歐tv100,只是很小的屏。當初的定位是戶外移動電視。在陽光下成像和色彩也就能看個人影。
要是把螢幕做出二十幾寸的電視,成本高了,價格也就天價,並不適合民生。
直到八十年代末液晶屏的技術才穩定下來,加大生產量,但沒幾個用在電視上,都是在工業裝置或手提電腦。
如果和長虹研發,就算是國產,也不可能立馬用在電視上,也會用在工業裝置。
但對邢寶華來說足夠了,他好多產品都需要液晶屏。
在和李向陽協商後,國內合作建廠,由長虹機電出資。購買技術和生產線由邢寶華出匯。
新廠廠址在魯中高科區。雙方各派人員組建廠領導班子。
所有技術人員由長虹機電出人,後勤部分由邢寶華管。
再次定好去rb考察裝置時間,長虹機電也出兩名技術人員陪同邢寶華一起考察。
其實邢寶華也有個計劃,不想花多少錢和卡西歐兌換一下技術,說不定還能賺回來不少。
說起卡西歐,大部分都知道計算機和手錶,但人家一直沒玩機械手錶,就算有機械錶也不是專業的,而是應對市場出了幾個系列。
後世的卡西歐最出名的就是光動能,十幾年不用換電池。
如果用得好,甚至一輩子都不用換電池。這段話摻水的成分很大。
雖然邢寶華沒拆開研究過,但知道要達到這樣的水平,起碼有兩點。
第一個就是微晶片,這個不難,不用很複雜的處理效能,能控制幾個時鐘器電元件就行。
第二個,就是電源管理晶片。
這才是真正的技術水平,要做到為省電而省電。
光動能最大的特點就是補充電和放電上,只要把這兩樣研究出來,就能玩光動能電子錶。
但要把品牌做好,就難了。
邢寶華把電子手錶扔給市機械廠就沒管了,想抽個時間去第五車間看看生產的質量怎麼樣。
把幾個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喊過來,組成個電源管理晶片攻關小組。
邢寶華親自帶隊,這批人要培養起來。
由於實驗大樓還在蓋著,只能找個房間先當做實驗室。
這次科研專案是電源管理晶片。不是常規的晶片,而是微晶片。
甭管國內能不能生產,邢寶華只要技術引數。實驗室只要做出幾個來就行。
還是老辦法,拿著樣品去忽悠卡西歐。對方只要把引數測試對了,那麼談判就不會被動。
時間稍微緊張點,已經和長虹機電約好時間,下月中旬去rb。留給邢寶華也就二十多天的時間。
要是其他人,誰敢保證能在二十天內拿出一個電源管理微晶片?
好在前世邢寶華接觸的晶片很多,對硬體來說,這是看家本領。
帶的大學生,讓他們學習設計主機板。主機板設計、零配件搭配、各種電元件運用,讓他們嘗試著怎麼揉捏在一起。
平時在大學做實驗,都是緊緊縮縮地施展不開,畢竟資源少。
邢寶華這裡不一樣,敞開的供應,隨便地利用資源。想到什麼方案就去做,也不會給他們什麼壓力,哪怕失敗都沒事兒。
各自忙各自的,主力還是在邢寶華這邊研製。有些小活啥的,交給下面的大學生去做。
為了集中精力把微晶片圖紙搞出來,邢寶華把尋呼機關機,誰也不見,有會議也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