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始終沒給解決。
全國到處缺人,大學生和熊貓一樣珍貴。
咬牙堅持兩年,各種人才就好挖了。下海的下海,失業的失業,只要組建個人事部,一呼啦,到處都是人,能挑花眼的那種。
回到辦公室的邢寶華,剛坐下,突然想起,市裡竟然沒通知他晚上去接待?
估計是沒答應部委的條件,邊緣化了。
不過許司說道,單獨發展手機專案也不是不錯。
趁著去廣交會的時間,研發兩款。
如果找貼片代工呢?
部委的意思,是不是讓他帶出幾個徒弟出來?
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可真正能餓死嗎?
2g手機時代,國內多少家國產的品牌啊!廣告也是滿天飛。
戰鬥機中的公雞,還沒進入4g時代就已經成了雞湯了。
能堅持下來的,就那麼十幾家公司了。而且一半以上的還是國外產品。
這說明什麼,裝置跟不上,還是技術跟不上?
邢寶華沒研究過他們失敗的原因,但知道兩點,技術水平跟不上時代,銷售思維跟不上這個時代。
所以導致大部分國內生產2g機的廠商逐漸退出舞臺。
邢寶華還記得以前看過一份報紙,波導說手機不怎麼盈利了,轉戰汽車行業。
手機不怎麼盈利了?
這事兒只能說,家大業大,開支大。不能說沒有了利潤。
把負債平攤到手機利潤裡,沒給你個負盈利就好的。
所以,在暴利下,一定要攢足錢。
緩步發展,保持盈利點和自身的現金流。
別一大攤子全部上馬,萬一有點風險啥的,現金流一斷,導致整個專案陷入困境。
把唯一的設計師喊來。
邢寶華和他一起研究直板機外觀。
邢寶華想了兩款基礎版的手機,一款土豪版,一款時尚版。
土豪版借用山寨機的特點,大喇叭大電池。麻煩的是要改山寨機的閹割版,只能有個儲存電話功能,最大亮點鈴聲大。
電話一響,十米內誰都能聽見的那種。
震動?那得下一款或者下一款,根據市場情況再去調整。
時尚版,那就小巧輕薄,能換外殼。
缺點通話和待機時間短。一天補充個幾次電,那還叫手機?
樣式好看,就得付出點電量了。
邢寶華也在考慮是否要弄外接天線。內建天線的弊端,就是加大訊號接收器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