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是個慢性子工作,之所以冀南錄音機廠的研發人員,一直沒有啥進展,就是他們的基礎太弱。
想要把大型的電動機研發成小型的,還要保證省電,轉速和重頭研發一樣。
沒有以往那種拿過圖紙來,照著做就行。
他們也就研發了個數月,不是沒有成績的,好像就缺臨門一腳。
邢寶華也沒閒著,他在整理一部分合約後,轉身投入到另一項研發上。
其實就是在無線尋呼的功能上,加上通話功能。
而且成本邢寶華也算過,增加一千多塊錢而已。
<。
處理器的效能是足夠了,再說也就儲存個電話號碼,沒其他複雜的。
要說起弄手機來,邢寶華也是老手,研發那麼多年的山寨機,還整不了這種破玩意。
弄手機的想法得感謝那些有錢的代理商們。如果不是他們瘋狂地競標,邢寶華還真不知道這個時代,有錢的人竟然那麼多!
邢寶華目前通訊產品全都是針對高階客戶,誰能用得起?
首先能用得起的,都是單位或者機關的那些大佬們。
他們有錢嗎?
當然沒有,單位配發集體購買。這筆錢,必須得賺。不管是摩托愛立信還是諾記,就是這些單位給餵飽的。
邢寶華想要在摩托沒進入國內之際,直接上馬先搶佔市場再說。
由於尋呼和手機使用的頻段不同,邢寶華需要一個切換頻段系統。
他想要實現自動切換,難度有點大。就要加很多的電元件,那體積就大了。
而且控電系統也要重新考慮。
手機一旦通話,耗電量是驚人的,就靠尋呼機裡的兩節電池,根本撐不了十分鐘。
為何初期的大哥大那麼重?光電池的重量就一半多了,而且只能通話三十分鐘。
邢寶華想到要不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理念,就用鋰電池。價格貴了也會有人買。
鋰電池,石墨烯電池……
咦,石墨烯?
邢寶華停止了思考。
點上根菸,手指有點抖。
這個瓜太大了,邢寶華怕自己能吃撐著。切入點,需要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不然解釋不通怎麼知道石墨烯,從碳中剝離出來。
艱難的吞嚥一口吐沫,這是一項長期的研發工作。
想要實現商業化,最少要九十年代。
不管是實驗還是投入,都是相當驚人。
邢寶華現在的財力也僅僅夠搭建實驗室的錢。
各種先進的實驗裝置需要大量的進口。
建!
咬牙也要建。
砸鍋賣鐵也要建。
這東西的意義非常大。
誰也不想,這東西成了邢寶華心中之魔。
整個人的思路把手機設計放一邊,開始籌劃石墨烯的切入點。
是偶然發現的,還是直奔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