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修真這條路,最終都是殊途同歸,大家修的都是地間浩然之氣。
各門各派的寶典心法,等於是在修真之路的交通工具,只不過是誰能走多快,誰能走多遠的問題。
秦雨有逍遙派的《浩然修神決》,加上他師傅臨死前用自身全部修為,為秦雨築立道根,所以年紀輕輕,就已經達到武道巔峰,對於其他的修煉心法,沒多放在心上。
不過最主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玄黃經》這本書,字句生澀難懂,讓秦雨一看就覺得頭疼,所以也沒有完整地閱讀過。
這一次臨時抱佛腳把這本書掏出來看,主要還是想看一看書本中關於符咒部分,看看有沒有特別使用的,正所謂學多一技好防身,不定在關鍵時刻,能夠力挽狂瀾。
“地初開,混元無極,陰陽難分,後生兩儀……”
秦雨開啟《玄黃經》,把前半部分逐字逐句讀了一遍。
這簡直就是書!修煉這過本書的人,也不知道弄一本譯本留傳給後饒嘛!
《玄黃經》的內容,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看樣子是對浩然之氣生成,作用,以及修煉,進行各方各面的註解。
秦雨一氣呵成唸了一遍,除了覺得比較押韻之外,沒發現有任何特別的。
難道是我蠢?
秦雨把書中的字句,逐個逐個分析,還是覺得毫無頭緒,就開始懷疑人生了。
老神棍一身修為深不可測,估計無限接近秦雨師傅那種層次的水平,按照他的法,就是從《玄黃經》書中悟道,然後修為水平一路突飛猛進。
難道,是我開啟的方式不對麼?
秦雨沉思一會,然後回憶起《浩然修神決》的心法,跟《玄黃經》的內容作一個對比,發現兩者之間似乎有某種的關聯。
於是秦雨開始把《浩然修神決》運轉起來,在心裡默唸《玄黃經》,嘗試找到兩者之間的契合點。
秦雨身上運轉的浩然之氣,隨著秦雨默唸《玄黃經》的時候,潛意識地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往常的運轉方式,在秦雨的身上,隱隱約約散發出一股翻騰的氣浪。
秦雨並沒有察覺身體的變化,這時候秦雨已經把全部精神,集中在了《玄黃經》記錄的內容上,身體仍然在運轉著《浩然修神決》,對於《玄黃經》的前篇,秦雨默唸了幾遍之後,似乎有了一點感悟,但是又抓不到重點,只覺得有一種念頭一直在腦海中盤旋著,彷彿一個恍惚,又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再也無法回憶起來。
很多人有時候都會有這種感覺,就是臨近出門了,才突然想起來,好像有某一件東西落在家裡了,或者是出門需要辦點什麼事,一時半刻卻記不起來。
這時候就會在你腦海中,形成一股執念,一直揮之不去,它在不停提醒著你有這麼一回事,但是你卻想不到是什麼。
秦雨現在陷入了這種狀態中,對於腦海中的執念一直看不清楚,但是又不敢鬆懈,怕一個不心這一股靈感就會消失,再也回憶不起來,所以集中了全部精神,拼命去維持著頭腦中這股念頭,費盡腦筋去思考這股靈感的來源方向。
於是秦雨繼續默唸了一遍又一遍的《玄黃經》,想要抓住腦海中這一絲靈感,然後抽絲剝繭找到答案。
隨著默唸的次數越來越多,秦雨雖然還是沒能把腦海中的執念解開,但是對《玄黃經》前部分的內容,已經有了一種新的感悟,腦海中一片明朗。
逍遙派的心法,是把浩然之力藏氣於身,殺敵之時,按照特殊的運氣方式,變成刀法釋放出來,霸道無比。
蜀山派的心法,則是御氣而行,藉助地的浩然之力,為自己釋放的劍道,增加無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