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嫻是長女。
底下有兩個妹妹,還有一個被冊封為郡主的堂妹。
身為長女,顧嫻嫻靜知禮,愛護幼妹。
張敏元是姑母家的表兄,自幼便是相識。
妹妹們太小。
他與她便是青梅竹馬。
張敏元性子極好,對她總是格外照顧體貼。
張家世代經商,每次過府,張敏元都會帶上一些稀奇小巧的玩意兒,送到她手中的總是多上一倍。
兩人漸漸的大了,他只是含著笑看著她。那笑容裡多了些她不敢分辨的意味。
他與她似乎疏離了,也似乎更近了。
少女萌動,她心裡有了一絲若隱若現的期待,當然,更多的是忐忑。
那一日,她去給祖母請安,卻被丫頭們笑著迎了進去。
她不明就裡。
姑母笑的更加和藹可親,送了她一對十分珍貴的手鐲。
她垂著頭,似乎有些明白了。
在院子裡看見他時,只低著頭,不敢說話。
擦肩而過的時候,張家表兄低聲說道,“我都知曉了,我很歡喜,嫻妹妹。”
她的一顆心,不知為何就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
情竇初開的少女,心裡不敢確信的一段情愫,卻化作一紙婚約,她以為,這便是上天給她的厚待。
卻不曾想,夢醒的這樣快。
母親知曉了這樁婚事,勃然大怒。
她才知道,原來祖母和父親越過母親直接把婚事定了。
母親和姑母大鬧了一場,這門婚事就取消了,或者說是從不曾作數。
幸福來的快,也去的太快。
她還沒反應過來。
那份來不及渲染的情愫便在心底化作了苦楚和絕望。
她是女子,沒有說不的資格和權力。
從前她總以為母親太過霸道,等到她自己做了母親,才明白做母親的無奈。
那時她從十四歲,蹉跎到了十八歲。
她最好的時光,已然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