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盼靜靜的沒有做聲。
顧盼這樣的沉著,皇帝倒是露出讚賞的表情。
他說道,“蘭若心裡怨恨,朕明白,他若是手握兵權,到時候起兵造反,顧丫頭,你說朕該如何自處?”
顧盼還在尋思著皇帝為何要對她說出這樣的話。
聞言,她立刻跪倒在地,說道,“皇上過慮了,蘭若並無怨恨,更不會起兵造反。”
皇帝只是打斷道,“你先別急著否認。聽朕說完。”
他繼續說道,“老四出征之前,朕已經寫了傳位詔書,如今放在金鑾殿的匾額之下,只要蘭若出征的訊息傳入北國,老四定然性命不保,那這一旨詔書就作廢了,蘭若到時候以清君側之命,逼朕退位讓賢,名正言順,顧丫頭,你說是也不是?”
顧盼再拜,“蘭若絕無二心,請皇祖父明鑑。”
皇帝不信。
顧盼知道皇帝不信。
納蘭衍出征,皇帝猜忌心越重,定然不敢放權。
她猶豫著該如何開口。
她只是一個皇孫媳,即是晚輩,又是女人,很多話,她即便明白,也不能說。
皇帝已經說道,“朕已經想的很清楚,無論這一次是顧瑾還是納蘭衍出征,其實並沒有兩樣,不過朕並不信任納蘭衍,也不打算將皇位傳給他,所以朕打算任命一個使者前去北國議和,定要保證老四平安歸來,繼承大統。”
皇帝看著顧盼,“只要老四一日不死,那一紙詔書就能作數,納蘭衍就算是逼朕退位讓賢,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備受後人非議,丫頭,你覺得何人去議和才能救得老四?”
顧盼已經明白。
皇帝想要她出使北國。
她即便腦海中想了一千條皇帝可能做出的抉擇。
也絕不會猜出來,皇帝竟然會要她出使北國。
歷朝歷代,男尊女卑,絕無女子被任命為使臣的先例。
顧盼心裡的驚訝難以言表。
她想起來她曾經和納蘭衍說過的一句話,“皇上所選的不是使者,而是死者,既要用三寸不爛之舌拖住北國,又要在戰爭再起之時慷慨赴死,這樣的使者試問滿朝文武誰願意去。
頃刻之間,顧盼已經明白,她已經沒有退縮的餘地。
皇帝既然敢提出,就會拿顧家滿門來威脅她。
如若她出使北國,納蘭衍必定投鼠忌器。
皇上這是拿顧家合族性命的威脅她,然後再拿她去威脅納蘭衍。
皇上這樣煞費苦心,下了這樣大的一盤棋。
只是為了把皇位傳給一個母親有罪,自己又兵敗敵國的四皇子。
顧盼絕對不信。
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