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王再一次匍匐在地,“皇上明鑑,當日都中盛傳流言蜚語,女婿上門提親,臣這才允了這門婚事,一則慕他才華,二則因他無官無職。臣只得一女,並不望她嫁入王侯之家,一生沉浮,只願她覓的佳偶,一生安樂,臣一向明哲保身,又有前車之鑑,若知道他有可能是青煜太子遺孤,臣又怎麼可能主動提及那門婚事,請皇上明鑑。”
皇帝想起來那些事,知道顧王當時為了明哲保身,所以替女兒選了一個書生。
他似乎有些相信了,只是說道,“你先起來,朕已經命人傳召蘭若母親,待查清前因後果,再行論斷。”
這時宮娥走了進來,“皇上,太后娘娘醒來大哭不止,讓您過去看看。”
皇帝嘆了一口氣,來到太后寢宮,忙扶起太后,“母后,您身體不適,起來做什麼。”
太后哭罵道,“我若還躺著,你是不是要將青煜最後一點骨血也趕盡殺絕?”
皇帝忙道,“母后,此事朕還有待查明,是不是青煜的骨血還言之過早,再說朕當年心軟放了她母子一條性命,今日又怎麼會大開殺戒,朕只是擔心這其中有些陰謀。”
太后罵道,“你照照鏡子,他那雙眼睛與你年少時一模一樣,還要查嗎?你看看這一對鐲子,這是當年我傳給你媳婦,然後傳給孫媳婦的。”她老淚縱橫,“青煜是我一手帶大的,我不信他會謀反,當時你將他軟禁太子府,他的死訊你也不告訴我,我以為,這一生,再也見不到了,不曾想還在有生之年能夠見到青煜的骨血,皇上,那一個案件牽扯了那麼多,又過去了那麼久,你給青煜留一條血脈吧,這不僅是青煜的血脈,更是你的皇長孫,是我的皇曾孫,你當初留他性命,難道是為了今日趕盡殺絕嗎?我也老了,沒幾天活頭了,百年之後,怎麼有臉去見你的父親。”
說著說著越發的大哭不止。
皇帝也是眼睛發紅,“母后,朕沒想要殺他,張家滿門抄斬,張氏孤身撫養這孩子,難免沒有怨懟之心,此刻若是認下,朝中難免動盪不安,朕不得不思慮良策。”
太后只是哭,“你若不認下,他的身份已經隱藏不了,你以為他還有活路嗎?你若不將他放出來,哀家就一頭碰死,也省的再一次白髮人送黑髮人。”
皇上還在相勸。
這時一個小太監進來稟報,“皇上,獄卒來報說牢裡出事了,說是清城郡主的夫君中了毒。”
小太監還不知納蘭衍的名字,只道是郡主的夫君。
皇帝大驚,太后只扶著胸口劇烈咳嗽,顫顫巍巍的說道,“你賠我孫子,你賠我孫子。”
皇帝終於說道,似乎是下定決心,“母后,您寬心養病,朕這就去牢裡接他出來。”
顧盼一手掐住獄卒,一邊回過頭來看納蘭衍。
雖知道解藥在她頭上,若是萬一皇帝置之不理,她也能救下他。
可是他強忍著疼痛的樣子,她依舊十分的心疼。
“皇上駕到。”
這樣熟悉的聲音終於在她的耳畔響起,她看見皇帝走了過來,“開門。”
顧王隨在身後。看見顧盼,顧王喊了一聲盼兒。
顧盼終於落下一顆心來。她鬆手,那獄卒攤落在地。跪在地上,哭道,這一種情緒裡夾雜對納蘭衍的心疼,所以看起來十分的悲憤欲絕,“皇上,我顧家一向忠心耿耿,蘭若更是循規蹈矩,那一對鐲子若是有問題,我便不要了,皇上賜的宅子和金銀首飾我也不要了,求皇上開恩,饒了我們。”
納蘭衍此刻已經暈厥過去。
皇帝立刻道,“御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