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聽嫂子這樣說,心裡正琢磨怎麼開口。
顧王卻說道,“敏元定親了嗎?都中女孩子多,我替他留意留意。”
顧王這樣一說,顧氏和周氏都在心裡埋怨他。
顧老夫人喝了兒子一聲,“敏元的婚事,自有你妹妹操心,你若真有心,等他真的考中,你多替他關懷關懷。”
顧王一臉茫然,他是個粗枝大葉的,若不是顧盼和他說敏元表哥至今未婚,祖母心裡難過。
他也不會主動提及,想替妹妹顧氏分憂。
不過看顧老夫人的反應,似乎是他多事了。
顧氏有些猶豫,還是說道,“其實前些年,我辦的不妥,這才耽擱了敏元的婚事,”話一說出口,就很溜了,她抬起頭,看著周氏,“大嫂,我是真的喜歡嫻姐兒,那孩子模樣又好,性子又好,又有姑侄的情分在裡邊,若是能給我做兒媳,我的做夢都會笑醒,原先只怪我辦事不經腦子,你別見怪,你看,兩個孩子自小一起長大,比別個更親近一些,你若同意了這麼婚事,你放心,我這個做姑母的,一定不會虧待了嫻姐。”
顧氏說完,然後看著周氏,等著周氏回答。
顧青和顧老夫人也是一臉期待的看著周氏。
周氏見小姑這樣低三下四,倒也出乎她的意外,她暗暗的嘆了一口氣,如果一開始,小姑能這樣拿她當嫂子,顧嫻和張敏元只怕早就成親了,孩子都大了。“小姑言重了,其實我當時也態度不好,這些年也有些後悔,我前兒去公主府赴花會,也有人詢問嫻姐兒是否定親,我總想著,任他是富是貴,終究不如這樣親上加親的好。”
這便是同意了。
周氏這樣一說,顧老夫人,顧青,顧氏三人都鬆了一口氣。
顧王此刻終於明白,自己又被女兒擺了一道,難怪女兒神神道道的,原來是想做媒人了。
顧王唇邊露出一點笑意,看來女大不中留,若是納蘭衍派人來請期,他只能成全他們了。
顧氏提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大嫂,我昨日還跟母親說起,只要大嫂答允,該給的禮數,我都會做足全套,等端午節過後,我立刻回去請了媒人過來提親,大嫂,你可不能反悔。”
顧青心裡開懷,立刻說道,“兒女婚事,怎麼能反悔。”說完想起之前鬧得不愉快,便對著周氏說道,“太太不是這樣的人。”
這樣也算是給了周氏面子,周氏心裡總算是好受了一些。
周氏也笑道,“不反悔的。”
顧王便笑著說道,“一邊是侄女,一邊是外甥,這樣的大喜事,我也該表示一下。前些日子,我在西街買了一座三進的院子,本來打算給盼兒陪嫁的,沒想到皇上賞賜了一座郡主府,這座院子就送給敏元和嫻姐兒做賀禮吧。”
顧王心裡一直虧欠妹妹,總想著如今顧家的人都在都城錦衣玉食,只有妹妹一人留在漓縣,這些年想要額外補償,卻又不知該如何補償,如今倒也好。
顧王說完,顧氏和周氏都是心裡暗喜。
顧氏因為母兄都遷入都城,而她因為嫁入商戶,這些年受了不少委屈,唯一指望的只有兒子,如果兒子能夠留在都城,以後不說前途無量,至少也比漓縣強上不少。
顧氏立刻道,“多謝哥哥。”
周氏心裡也一喜。
本來最讓她猶豫的是女兒嫁入漓縣,以後只怕見一面就難了,如今留在都城,她便沒什麼好擔心的。
周氏進了顧府,其實一直過得不順暢。
顧鴻偉自進了顧府,便被顧青帶著接管了顧府的庶務。
而上一次因為顧盼,自己管家的權利又被李氏分去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