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在一旁埋怨道,“這還不都怨你,嫻兒本來都與元哥定了婚事,姑表結親,親上加親,如何不好,是你非要退了親事。如今倒好,妹妹也惱了我們。”
周氏本來滿肚子的不滿,此刻聽的丈夫這樣說,立刻跳了起來,“你還要說這樣的話,當初你們一聲不吭的把嫻姐的婚事定了,半點也不讓我知曉,我十月懷胎生下的女兒,你們把我當成什麼。小姑自己嫁進張家,時常回來說商人重利薄情,如今又要把我的女兒拖進去,憑什麼。”
顧青一甩袖子,“我不同你講。”
周氏越發的氣急,“你~”然後又拿了一方帕子哭哭啼啼的,“嫻兒,我可憐的嫻兒。”
提起顧嫻的婚事,顧老夫人也是心裡不好受,“你不願意,這婚事終究還是沒成,如今嫻丫頭拖成這個年紀,可怎麼辦才好!”
顧王對於這些家長裡短實在不擅長,不過顧嫻的事情也是因為顧盼的事情牽扯上來的,當下就說,“大嫂不要生氣,我到時候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替嫻姐多留意。”
周氏等的就是這樣一句話,“如此就請二叔多費費心了。”
果然。
不過兩日。
顧家父女前往中南侯府探傷的訊息到底傳了開來。
一時之間,褒貶不一。
有說武將出生的果然心懷寬廣,不拘小節。
也有說女兒家家的毫無廉恥之心。
但顯貴之家大底的都略略知曉事情的經過,只消一想,便知道這是顧王替女兒報了一箭之仇。
所以在暗自慶幸當初沒有成為顧家指婚的物件的同時,又在笑話中南侯府,說他們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許坤也得了訊息,心裡十分的不是滋味,便尋了機會進府。
許坤是顧王部下,又是奶孃親子,進府自然是輕而易舉,不過他在家被母親許媽媽訓誡之後,便再也沒有進王府找過顧盼。
所以這一日,他得到訊息之後,並沒有去找顧盼,而是來到前廳找顧王。
留言四起。
顧盼自然是知道的。
和平年間,茶餘飯後最缺的就是談資,所以屁大一點的事情都會被渲染的繪聲繪色,滿城皆知。
因為顧盼異於常人的秉性,在都城一直就充當這樣一個角色,被人在茶餘飯後所議論。
前世如此,今生也不例外。
顧盼已經習慣,可是顧王不習慣。
原本覺得十分爽快的顧王,聽到滿城都在議論女兒,心生悔意,在屋子裡直嘆氣。
顧盼心裡是知曉的,父親行軍打仗,軍人出生,一向灑脫,只是每次遇到自己的事情,就會鑽入牛角尖,再也走不出來。
所謂關心則亂,大抵不過如此。
她尋了一個機會,便來找顧王。
顧王此刻正在書房裡踱來踱去。
顧盼看了忍不住笑出聲來,“父親,你人高馬大的,再走幾個來回,這地只怕都要叫你磨出一個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