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化功獨子辛立果之妻,就是辛文吏的兒媳童幻梅,她哥哥童景同,是後軍正兵。
這次辛正祥與童景同,跟隨藍墨一同前來,不過二人提前得到吩咐,去找辛化功。
因此辛東村現狀,怎麼可能瞞得過藍鄉長?
按人口計算,理論上每人每年需上交稅費,是在2銀左右。
可除去村中苟氏與辛氏,不算那些與世家官吏有所牽連的人口,真正收繳的稅費,平攤每人頭上,能有1銀就算不錯。
477人,每年稅費不會超出50金。
但這依然是理論上。
實際上,辛東村位於山中,與地處山口要道的黑山村不同。
就如苟克所言,此處只有村長和文吏,平時根本不設稅吏。
各項稅費,每年收取十之一二,是山中野村現狀常態。
這種情況下,銀葉鎮方面,不大可能派出人手,專門前來催繳稅金。
如今紅葉領地方,尤其深入山間的各處村落,他們一年到頭,能夠收取到的稅費,恐怕就連來往屬員和村中吏員的薪俸,都無法滿足!
當然,苟家佔據茶山收入大頭,對沿路商旅徵收稅費。
就算茶葉交易不多,總體交易額逐年下降,可每年的茶品交易金額也在200金上下。
苟家每年憑此,有十多金收益。
苟家控制辛東村,苟克作為村中首吏,每年村稅、商稅進項,大概10金左右。
算上他名下兩間村鋪,各項產業,年收益也不會超出30金。
對這些,藍墨一清二楚。
而在藍鄉長眼中,真會在意這麼仨瓜倆棗?
他來此處,不是為那十金二十金。
但是,辛東村以後的稅費,還是要收繳。
東溝鄉可不能像銀葉鎮,對各處山村放任不管。
稅費,是統治象徵。
不論多少,必須徵收!
“苟老說得對,之前舊鄉受鎮地管轄,後來鄉地暫時取消,附近山村歸入鎮地直屬。
只是多年下來,老村長從鎮地收入多少薪俸?
藍墨此次帶隊,不只為辛東村民眾而來,也為關口附近各處村寨山民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