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過去,轉眼到了10月20日。
藍墨一直籌備成立鄉地事宜。
他帶著魔法單位,指揮數百奴僕,在關口後方空曠地帶,迅速建起一座座鄉地官署。
那是寸草不生的亂石地,就地取材,方便建造。
他手下熟悉宮室建築的老奴,發揮作用。
堅固土石建築,官邸宅院的設計,都出自56歲的田宇達之手。
三座官邸坐北朝南,佔地超過三千平。
中間鄉公署,是最大建築。
這是鄉長、法吏所在,正廳鄉長使用,周邊廂房官吏辦公。
左邊文書房,文吏、學吏、造吏、農吏、牧吏辦公場所。
右邊財稅所,財吏、稅吏、產吏、鹽吏所在。
此外交通吏官署位置不變,驛站被藍墨建在關外山道旁,藍鄉長兼管驛站。
距離關口較近的後軍營地,西面立起一處營帳,成為東溝鄉衛所駐地。
衛所駐地不遠,關口與官署間的一座山谷,藍墨藉助谷中石洞,在洞裡建起監獄牢房。
此時鄉公署所在,正廳聚集數十人。
藍大人安坐主位。
主位兩側,設十二張木椅,坐在椅上的,是即將就任的副鄉級官員。
官員們身後,是屬吏、伍長。
此時眾人目光,集中到主位,望著十五歲的鄉長大人。
藍墨環視官廳,眼前這些人將是東溝鄉官吏,是他藍鄉長手下襬出的班底!
藍法師不急不緩開口。
“大家清楚,就在此處,不日重建東溝鄉地。
諸位將是鄉中官吏,近日官署建成,大家首次齊聚。
因此我給諸位介紹,彼此結識,也好同心合力。”
藍墨看向左手邊一人。
“這位寧安平,寧氏族人,曾為後軍軍吏,熟悉財務,日後為東溝鄉財吏,掌握鄉地財權。”
“這位任尚,出身黑山村,是藍墨同村,曾任村中稅吏,關口稅務,將由他負責。”
“這位華生,之前是金沙鎮文吏,如今受我邀請,調任鄉地文吏,日後關口公文來往、官吏位置調動、功勳生產統計等,由華文吏負責。”
“這位任興,曾任村吏,日後負責鄉地文教,鄉地重立後,將盡快建起鄉學,由學吏負責。”
“這位趙嶽,是藍墨姐夫,請諸位看我顏面,平時與他相扶相幫。其實我姐夫能力有限,不過他最喜歡與人較真兒,所以鄉地產業變更,由他負責。”
“這位寧睿廣,寧家族人,曾是右軍隊長,今調入鄉地,擔任造吏。日後關口鄉地一應軍器打造、工程建築,由他安排統管。”
“趙儀山,之前是黑山村村長,行事沉穩,熟悉農務,日後擔任鄉地農吏。”
“範隆,曾是北臺鄉鄉長,如今投入關口,屈就牧吏一職,以後鄉中林、牧事業,範牧吏掌管。”
“這位石博,紅石鄉石家族人,擔任鹽吏屬員多年,熟悉鹽務,將任鹽吏一職。”
“王飛,是藍墨村鄰親長,他負責鄉衛所,組建東溝鄉衛隊。”
“靈立仁,他是曾任紅石鄉醫生多年的靈墨長子,家學淵源,熟悉醫書,負責鄉地醫所。”
“我為鄉長,兼任驛吏,關口交通吏一職保留,等鄉地成立,諸事安頓,再行撤銷。”
“因軍情所需,鄉地重立,增設兩處副鄉級官位,分別是負責審判關口案件的巡鄉法吏,還有負責新建軍獄、民獄管理的獄吏。”
“這位寧齊,關口前軍隊長,為人正直,行事公允。我特地將他請來,擔任巡鄉法吏要職!”
“寧松,一幅鐵面,不徇私情,聞名關口。這次由右軍軍吏,升任鄉地獄吏,負責軍獄、民獄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