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殘存的反抗
——————————————————......
城破那日。
所有人都覺得金陵城人沒了血『性』,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然而,
事實卻並非如同後世口中所言。
那些無名的英雄。
無名的反擊者就活在親眼看見這些的人兒眼中。
活在日本鬼子的日記本當中。
在離開教堂,前往日軍大營的路上。
羅文皓打昏了兩個日軍,他殺了其中一人,卻沒有殺死另外一個人。
只因為那個人身上有一個日記本,日記本上的內容,他大致看出一些意思:
12月17日,殺紅眼的日軍竟然開槍『射』擊友軍,打死打傷日軍多名。甚至日本海軍第3艦隊1名海軍中尉到陸軍瞭解俘虜處置情況時,在夜晚的下關看到,日本陸軍士兵正在用刺刀從背後刺殺俘虜。這麼海軍中尉詢問,實在不該從背後刺殺啊。陸軍士兵看著拿著手電的海軍大聲訓斥,再不把手電收起來的話,那你們就等著濺滿血再走吧!金陵陷落了,但並不意味著中國軍隊的抵抗就消失了,全部伸著脖子等著被砍頭。在金陵城裡城外還有很多國軍殘軍部隊在日軍重兵雲集的金陵堅持進行遊擊戰。這些國軍被日軍合圍在金陵城內和郊區。這些被打『亂』建制,已經沒有組織計程車兵首先要解決的是沒有糧食吃,又冷又餓,而穿著軍裝出去走動又會被日軍發現逮捕,而且在冬季,這些國軍殘軍沒有地方睡覺。脫離了困境計程車兵會躲進附近村莊,村民會為他們提供食物,住處和衣服。其中有些殘兵正在轉化為游擊隊。首先是在進攻金陵時,在廣德附近的一支日軍兵站汽車小隊在向國崎支隊運輸物資返回途中,遭到數百名國軍殘兵伏擊,23輛汽車被燒燬,日軍包括小隊長在內全部陣亡。
......
羅文皓不曉得這個日記本里面寫出這些內容日本兵到底是什麼身份。
但他意識到很多事情。
這個日記本有著特殊的重要『性』。
而此刻,將它留在這個日本兵身上,留著這個日本人的『性』命或許就能保住這段歷史。
保住這段歷史——
或許就能讓後人知道。
金陵城破那日,國人——
並沒有完全失去血『性』。
再往後的記載,那都是在回到了未來之後,羅文皓調查所得了。
當然也有他親身經歷和個人的記錄。
他一個粗糙的漢子,用拙略的筆法寫道:
即便到了38年1月22日,金陵陷落後1個多月,國軍殘軍還是經常『性』的伏擊日軍輜重部隊。比如日軍第6野戰炮聯隊第12中隊的一支有60輛大車的行李隊在1個步兵小隊掩護下從,在雪後時晴時陰的天氣下,行走在乾燥的路面上,山背後還有很多殘雪未花。在修理透過3座被破壞的橋樑後,遭到松林中國軍殘軍的伏擊。但是很不巧,日軍的1個大隊快速增援上來,這支輜重隊才避免被全殲。
日軍第6師團步兵第13聯隊1支小部隊在行軍中,在路邊遭到200多人襲擊,這些中國民兵使用大刀和梭鏢衝上來。民兵們在50米距離上投擲梭鏢,但是這些梭鏢大多數都沒有命中,很快日軍輕重機槍開火,這些民兵全部陣亡。
包括在金陵郊區也發生多次,中國民兵手持紅纓槍不畏死亡,一次又一次突擊日軍的事例。持續著讓日軍感到困『惑』的發動肉搏戰。這些紅纓槍民兵堅信自己可以被子彈命中也不會死亡。12月14日,金陵陷落第2天,日軍第16師團的500名輜重兵即遭到1000名國軍殘軍圍攻,雙方爆發激烈白刃戰,日軍死傷8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