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後我們一路南下,一直到了南宋的地盤。
在這裡的南宋是宋,而不是老趙家的宋朝,是老劉家的。
路上胡老師終於恢復了她的身份,繼續充當著她老師的身份。
跟我講了不少這個時期的歷史。
真希望這個夢早點醒啊。
這歷史課上的可真是煩人。
我們一路到了南宋的地界之後,胡老師跟我背了一首: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她跟我說詞中“元嘉草草”、“佛狸祠下”就是指劉義隆和拓跋燾。
拓跋燾是誰?
我哥嗎?這個我是知道的,在軍營裡面他對我還是挺好的。至少沒有讓我上前線打仗過,多數時間都是把我留在後方睡覺。
而這個劉義隆又是誰呢?
胡老師介紹道:
劉義隆,小字車兒,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四二四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號“元嘉”。
劉義隆繼位後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在東晉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理戶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債”,又實行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產有所發展,經濟文化日趨繁榮,由是“三十年間,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於歲賦。晨出暮歸,自事而已”,“民有所繫,吏無苟得。家給人足,即事雖難,轉死溝渠,於時可免。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史稱元嘉之治。
他是拓跋燾這一生最大的對手。
兩個人的存在就好似周瑜跟諸葛亮,或者諸葛亮跟司馬懿一樣的感覺。
天生冤家,爭鬥一聲不休止。
在南北朝時期,這兩個人絕對是鼎鼎大名的,兩個人的年紀相當,繼位時間相同,在位時間也相同。他們就猶如兩隻猛虎一般虎視眈眈地望著對方,伺機消滅對方。劉義隆與拓跋燾,一個文治,一個武功,一個夢想北伐,一個望眼南征,同時代的兩個英雄開始了一場偉大的決逐。
所以,胡老師說:
拓跋燾與劉義隆才是南北朝時代的絕代雙驕!
南北朝沒有他們兩個的爭鬥,那就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南北朝。
可是既然兩個人是這個時代絕代雙驕,那為什麼我們要離開這裡呢?
這時候,胡老師不得不跟我講講皇族之間的鬥爭。
劉義隆是在劉宋宮廷內『亂』中登上王位的,並由此開創了劉宋的元嘉之治。但對於劉宋王朝來說,其實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北方的鮮卑人,而是他身邊的親人,劉裕作為武將篡政,對他身邊的戰友們十分忌憚,不敢過於放權。劉義隆也繼承了父親的傳統,國政大權都交給了身邊的劉氏宗族,其弟劉義康就曾經替其主政好幾年。家族式的帝國成為了劉宋王朝最大的政治毒瘤,而劉義隆也為此嚐到了苦果,元嘉三十年,劉義隆欲廢太子劉劭,事洩,劉劭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為強,率東宮兵闖入皇宮,劉義隆被自己的兒子所殺。劉義隆的帝王生涯緣起於劉宋王朝的內訌,緣盡於劉宋王朝的內訌,不知是否他的宿命。從此劉宋王朝開始陷入了以文帝諸子與明帝諸子的內訌中,無法自拔,在內訌中走向衰亡,最終被掌握了大權的武將蕭道成漁翁得利,代宋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