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房間裡面,沒有官階之分,有的只是三個相知朋友,相互鬥鬥嘴的樂子罷了。
沙陀忠將那飯盒放在狄仁傑辦公的桌子上面,掀開的那一刻,濃郁的肉香傳來進來。
“我新發明的菜,嚐嚐!”沙陀忠一臉興奮的招呼著兩人,尉遲真金懷疑的問道:“你不會是下了毒吧?”
嘴上這麼說,但手上卻已經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肉,放到嘴裡面嚼了嚼、滿意的點點頭:
“這味道真心不錯。”
狄仁傑也順便嚐了一塊,輕微的點點頭:“是不錯,裡面幾塊『藥』草當作輔料,用的很巧妙!”
尉遲真金又夾了幾塊,好奇的問道:“這是什麼肉啊?吃起來這麼有嚼勁?”
“就是上一次咱們弄死的那隻龍王!”沙陀忠笑道:“這鰲皇的肉百年難尋,除去幾處做了『藥』用之外,其餘的肉便留了一些放在冰窖裡面了存起來了”
未等沙陀忠說完,尉遲真金已然想起了這鰲皇還曾經吃過他手下的人,一時間,胃裡面如翻江倒海一般,捂著嘴衝了除去。
狄仁傑倒是饒有興趣的又夾了幾筷子:“那這鰲皇身上的毒『藥』你是怎麼洗淨的?”
“我去用了去毒的『藥』草做了湯汁,再加上之前用熱水滾過好幾遍,這毒『性』自然也就了了。”沙陀忠也拿起筷子嚐了兩款,狄仁傑聽後,只是點點頭。
門外,吐了一堆的尉遲真金大喊道:“你確定那裡面沒有人肉嗎?”
對此,沙陀忠也只是笑了笑。
當晚,狄仁傑終於捨得放下手中公務,出門去走走了。
說到放假、唐代則十日一休,稱為“旬休”。
旬休的意思是每工作九天,第十天休息。
後世研究也得到了許多證明。
此即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詩中所說“九日驅馳一日閒”的要義。《隋書禮儀志》說:“後齊制……學生每十日給假,皆以丙日放之。”又說,“隋制……學生皆乙日試書,丙日給假焉”。北齊和隋代規定“丙日”給假,正好配合十進位制的干支記日法,便於記憶與施行,一個月也正好有三旬休。唐代應當也和前代一樣,曾規定某一日為旬休日,但史料中已無從查考。
順此一提,“旬”原指“十日”,但在唐代慢慢演變成了“旬休”的意思,如白居易詩《郡齋旬月假命宴,呈座客,示群寮》所云:“公門日兩旬,公假月三旬”。此“三旬”並非“三十日”,而是“三個旬休日”。
除了旬休,唐代官員還有不少公假日。《唐六典》卷二“內外官吏則有假寧之節”條下小注說: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節前三日,節後三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臘各三日[節前一日,節後一日]。正月七日、十五日、晦日、春秋二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三伏日、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並給假一日。五月給田假,九月給授衣假,為兩番,各十五日。
總而言之,唐朝人的假期還是蠻多的。
只是這狄仁傑的假期
呵呵!
顯然是很少的。
這不,剛出了門,就聽見有人說幾條街區外的太師府門口出了怪事。
沙陀忠當即臉『色』一變:“得!又休息不成了。”
看向狄仁傑,他人已經朝著出事的方向快步走了過去。
喜歡詭秘三千藏請大家收藏:()詭秘三千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