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把球扔到空中,羅賓遜和庫裡一同跳起。
雖年近四旬,但羅賓遜的彈速比起年輕的庫裡也不差多少,兩人的長臂同時觸碰到皮球,基德反應極快,猛衝一步,將球搶下,加速運球,健碩身體力扛莫蒙塵的纏繞,抵達前場右翼高位,急停跳投命中。
“看起來傑森今晚的手感不錯?”
運氣足夠好的話,每個人都有可能踩到一泡包含鑽石的狗屎。
馬刺的防守如鋼筋般堅硬,從頭到尾不露出絲毫破綻,活塞的轉移球被他們的無限換防防住。
波波維奇正在從一個依賴巨星的平庸主教練轉變為獨立自主,能夠定製出高明對策的主教練。
無限換防,這就是限制活塞的辦法。
這個空間狹小的時代,多數教練都不願意讓球員換防,因為那會造成大打小或者小打大的錯位。
是活塞告訴了聯盟,適當地錯位沒什麼不好,他們把普林斯頓中的“快的欺負慢的,強壯的欺負瘦弱”的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漂亮的轉移球創造出無數的空位與錯位,只有主動接受錯位防守的出現,才能確保不被活塞的傳導球打穿防線。
馬刺首發的五個人,極其符合現代籃球的無限換防標準,有高度有速度有防守,除了少將軍阿里納斯,沒有一個點是漏洞。
籃球轉移到裡德的手上,因為沒有時間,他乾脆一個人發起進攻,右側跳投,打鐵。
隊友卡位,基德抓籃板——由於在他讓隊友卡位自己抓籃板之前已經有活塞隊提出間接籃板的概念——這個概念當初被視為異端,活塞的內線人以為一點小恩小惠就放棄籃板的軟蛋嘲笑好幾年,現在也逐漸被人接受。
基德的做法,在球迷看來習以為常了。
能推反擊的後衛可不就是要抓到更多的籃板嗎?不願為隊友卡位,把籃板球讓出來的內線是自私鬼的觀點幾乎是共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基德的速度不算快,只是以他的噸位,推進起來,想要攔住很不容易。
莫蒙塵和他一起退到後場,幾乎和剛才一模一樣的位置,基德急停,再拔一球。
4比0
“傑森·基德今晚的手感真的不錯,他已經連續投進兩球了!”
“莫的防守強度要更大些才對。”
運氣好到冒泡的傢伙,也不是不可能連續兩天踩到兩坨包裹著鑽石的狗屎。
莫蒙塵面對基德,他的防守很有壓迫力,不少馬刺球迷為他錯失了年度一防而叫屈,無數馬刺球迷認定基德的防守遠強於莫蒙塵,後者的雙一陣是聯盟商業化的鐵證。
無論他們怎麼說,這都是一個不容改變的事實了。
莫蒙塵呼喚擋拆,庫裡上前,強壯的身軀一卡,基德的防守再好,身體再壯,遇見這麼好的擋拆也只能歇菜。
莫蒙塵突破,庫裡順下,傳球像光一樣到手。
然而,庫裡卻不像莽夫一樣直接挑戰馬刺的防守中樞,他牽制了馬刺的防守注意力,卻是在沒有回頭看的情況下,雙手把球扔向身後。
莫蒙塵接球,基德為了搶籃板解除了防守纏繞的站位,二者相隔兩米。對莫蒙塵來說,半米就足以讓他拔起來射籃,何況兩米?
2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