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肯靠開庫裡打板得分。
10比17
石佛的進攻剛讓現場球迷鬆口氣,活塞的反擊轉眼到來,一會兒的功夫,戰術已經打成,吉諾比利外線三分不中,庫裡依託長臂把球拍出,莫蒙塵接下進攻籃板球,投籃假動作晃起艾弗森,運球殺進籃下,左晃右傳,拉希德跟上,灌籃得分。
19比10
76人想要打回應球,活塞的防守卻不像他們一樣幾個轉移球就崩潰,艾弗森看見希爾的位置,擔心又被包夾,只好把球傳給巴克納。
巴克納也無法在吉諾比利的防守下撕開空間,只得將球繼續吊給鄧肯。
鄧肯早已習慣全隊重擔全部壓在自己身上的比賽,無論是在波士頓,還是在費城,總會有這樣的比賽。
費城有艾弗森幫忙,壓力小很多,但作為進攻低效的代表人物,艾弗森常有進攻失常的時候,只要出現狀況,鄧肯就得站出來補救了,而現在他再次拿到球,活塞卻不放任他一對一生吃庫裡。
包夾轉眼就到位,動手的人是希爾,被他放空的球員是肯尼·托馬斯。
此人作為偏4號位的大前鋒,由於身高原因,剛入行的時候被按小前鋒的方向改造,磨練了好幾年,三分球始終練不出來,最後被拉里·布朗看重,夏天引進。於是,前幾天在老東家火箭練就的三分球也丟了,本季至今一顆三分球沒投過,這就是活塞果斷放掉他的原因。
沒有人知道鄧肯遇到包夾剛想傳球看見外線站著托馬斯是什麼心情。結果,無私的石佛無視空位的隊友,一對二強打造成希爾的犯規。
一對二打出這樣的效果,所有支援76人的人都應該對此感到滿意。
11比19
鄧肯兩罰中一。
莫蒙塵帶球到前場,他真的不知道拉里·布朗,到底在想什麼。
76人的目標是總冠軍,要完成這個目標,他們必須打敗活塞。
過去兩年,他們都栽在活塞的手下,原因很簡單,就是缺乏陣容深度,外線除了艾弗森之外沒人能幫鄧肯分擔壓力,只要鄧肯接球,活塞對他的包夾說是慘無人道也不為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頻繁、無所顧忌的包夾,暴露出來的問題是76人外線沒有穩定的射手。
被連續幹了兩次,再怎麼樣都應該對症下藥了。
結果,76人真的做出改變,陣容大變化,前兩個賽季的首發只保留艾弗森和鄧肯。
新來的三位首發分別是格雷格·巴克納、肯揚·托馬斯和特伊隆·希爾。
這三個人,賽季至今場均命中0.2記三分球。
而且,這僅有的0.2記三分全是巴克納這位外線命中的,其他兩人的資料是0。
就這樣的外線,豈不是逼著活塞往死裡包夾?
76人確實打造出了鐵桶陣,防守強度一上來,沒有多少球隊遭得住,但他們的進攻,也因此受到嚴重地掣肘。
再者,以艾弗森和巴克納為外線第一道封鎖線的鐵桶陣,也稱不上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