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下半場代表活塞首發出場的中鋒不是庫裡也不是米勒,而是馬格洛伊爾。
這位活塞用首輪末淘來的加拿大中鋒有著令人羨慕的身體條件,上賽季的總決賽第七場最後一節力抗鯊魚一戰成名。
他看著是糙哥,實際上具備在罰球線位置跳投得分的能力,只是不夠穩定。
庫裡對鄧肯佔不到便宜,米勒雖然進攻端能打得有來有回,但防守端問題太大。
韋斯特法爾不拘定式,大膽變陣,讓馬格洛伊爾上場,防守端死扛鄧肯,進攻端想辦法拉出來投籃。
一開始,沒人看好這個調整。
“賈馬爾除了臂展有優勢,敢和鯊魚硬碰硬,有什麼能抵擋鄧肯的能耐嗎?”蘭比爾尤其不看好。
下半場,活塞的第一次進攻。
馬格洛伊爾高位提供擋拆,莫蒙塵破防之後,特意把防守人帶開,頭也不回,擊地傳球過去。
馬格洛伊爾拿球看筐,鄧肯防守離他幾步遠,這是一個機會。
66比51
貌似有戲?球迷開始密切關注馬格洛伊爾的動向。
這記跳投解了球隊的燃眉之急,因為庫裡之前在罰球線位置的跳投命中率不理想,鄧肯根本不搭理他,導致活塞隊的其他人好不容易突破到籃下還得面對鄧肯。
馬格洛伊爾若是能夠保證罰球線的投籃準心,哪怕就今晚這一場,對球隊的價值也是巨大的。
防守端,211公分的身高和不遜色於庫裡的230公分的臂展為防守鄧肯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去年總決賽上他雖然頂不住鯊魚,但靠臂展,偶爾也能影響到幾球,內線的攻防,其實就是一寸長一寸強,除非力量能做到碾壓對手,否則身體條件對於攻防的作用,具有決定性的效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也是鄧肯與奧尼爾最大的區別,後者巔峰期進攻無敵,而鄧肯22歲時的進攻與他38歲的進攻區別並不大,因為他並不靠身體素質打球,越是依賴基本功,身高臂長的對手越能提供有效干擾。
馬格洛伊爾硬頂石佛,靠臂展干擾了他的出手。
投籃偏出。
拉希德抓籃板,當場被科爾曼犯規阻止。
“防得好,賈馬爾!”拉希德狠拍馬格洛伊爾的屁股,“就這麼防死那個傢伙!”
活塞發球,莫蒙塵到前場,再次招呼馬格洛伊爾的擋拆。
看見馬格洛伊爾上前,鄧肯的腦海中浮現出對方在自己跟前投中的跳投,他不由得跟著上前。
鄧肯離開禁區,左邊的希爾,右邊的吉諾比利,都對那空曠的禁區動起了歪念。
西天無佛主,鬼怪飛滿天。
活塞的側翼開始滲入。
鄧肯注意到了,他不指望科爾曼擋住這夥人,又放馬格洛伊爾一球,依舊盤踞在油漆區附近,用以震懾希爾和吉諾比利。
莫蒙塵順著擋拆突破,鄧肯仍是老虎不出山——那麼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