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和吉諾比利兩個人的傳球簡直要玩出花來。
吉諾比利繞著米勒的身體走。米勒難得賣弄一下騷氣,背後傳球給妖刀,妖刀拿球狠狠砸向地板,籃球暴彈起來,飛向希爾,可惜,這個完美的配合因為魔鬼山的黃油手失敗了。
活塞的失誤是76人的機會,鄧肯再次低位拿球。
這是他過去幾年的打法,在凱爾特人,只要他一站低位,外線立馬就要給球。
以他為軸心,凱爾特人就是一支分割槽決賽級別的強隊,但因為缺乏絕對的天賦,無法與活塞這樣強隊對抗,所以他選擇加入76人和艾弗森強強聯手,就像ok湖人一樣。
可惜的是,他和艾弗森的適配性不像ok那麼好。
ok的爭執名義上是球權之爭,實際上是老大之爭,真到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仍然能夠齊心協力。
鄧肯和艾弗森沒有這個爭端,他們都想借對方之力造就偉業,只是八字不合。
鄧肯先背打,吸引包夾向外傳球,險些失誤,戴維斯的封鎖速度慢了。
76人外線三分投中。
30比34
轉眼分差只差4分,鄧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能力。
真的要比單核帶隊的能力,他不比任何人差。
希爾立即出來止血,靠身材優勢單打得分,36比30。
“莫,第一節為什麼要單挑?”
場下,巴克利問道。
“你可以把ai看成更敏感的8號。”莫蒙塵說,“矮小的身材掩飾不了他那顆超敏感的大心臟。”
巴克利還是不明白。
“這麼說吧,你覺得如果他手上沒有球,他能做什麼?”
“無球走位,然後在防守端被我們打爆。”
“沒錯。”莫蒙塵梳理著第一節的比賽,“他會被我們打爆,無論有球沒球,他的身體註定了他的防守天殘地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艾弗森防守端的致命缺陷是身材帶來的,這點無法彌補,在此基礎上,他還很敏感。
“這就是他和8號的區別。”莫蒙塵說,“8號以防守起家,從1號位到3號位都打過,從1號位到3號位都能防,而ai一進聯盟就是球隊的核心,他哪裡能理解小角色的想法?你等著看吧,這不過是另一對ok罷了。”
巴克利聽明白了,順帶附加一句吐槽:“而且還不如ok般配。”
這時,場上的相持進行到白熱化。
鄧肯不打無把握之球,一旦活塞的防守加大對抗,或者上包夾,他的傳球總是非常之快。
四分鐘內,只有五次出手,全部命中,而且三次傳球有兩次形成了助攻。
如果放到前世,這個時間段,鄧肯應該帶著馬刺和湖人開啟一段湖馬爭霸的歲月。
從99年到07年,每一年的總決賽都有他和奧尼爾的身影,除了2004年,這兩位籠罩時代的巨大陰影從沒讓冠軍旁落。
在這個一切都被改變的時代,超級球隊扎堆,鄧肯只能加盟76人,他和艾弗森風格不搭早有專家預言在先,現在不過是被證實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