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斯掃了狼狽為奸的兩人一眼,道:“是啊,拿一個賽季整整82場比賽的樣本來和7場比賽的樣本做對比,我不知道這能不能稱之為嚴謹,我不知道。”
“顯然不能,馬克,他們現在才打了7場比賽,這怎麼能成為依據呢?”
被金特里奪走進攻助教之職的馬特·勞里亞加入了戰局,他完全站在瓊斯這邊,和柯林斯與金特里展開了另一場爭論。
麥克蘭想加入進來,但她不知道該說什麼。
弗勞賽斯對此感到厭惡,他走到了旁邊,靜靜地觀察場上的變化。
炮轟和三角進攻,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有趣的是,活塞有條件打這兩種體系。
因為他們有兩個指揮官:莫蒙塵和希爾。
尤其是莫蒙塵,他的意義不僅僅是個指揮官。
他是球員中的領袖,話語權甚至高於教練;博學多識,對戰術體系的瞭解即使是柯林斯也拍馬不及;也是隊內最具威望的人,他在醫院的兼職為他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連帶著球隊也跟著吃香,杜拉電器的加盟就是明證。
在高層眼中,他就是那種“可以給我帶來利益”的人,這點是其他人做不到的。
甚至有傳聞,那個名叫夏農·波瑟的女人之所以收購活塞14的股份就是因為莫蒙塵的緣故。
如今,那個波瑟已經是運營部的一員,如果此事屬實,莫蒙塵在高層便有了自己的眼線和聲音,他的影響力將不再侷限於隊內。
這樣的傢伙不去爭取,卻在那吵架?
弗勞賽斯真是搞不懂這群人。
“我希望你們高高興興地來,淚流滿面地走,就像幾個月前一樣。”
尼克·安德森和莫蒙塵握手的時候,如此說道。
莫蒙塵道:“你還不夠資格說這句話,因為你並不是可以影響比賽走勢的人。”
安德森怒道:“等我今晚在你們身上拿30分,你就知道我能不能影響比賽走勢了!”
“不,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我錯了,你的確可以影響比賽走勢——等到關鍵時刻,如果比分相持,我會建議大傢伙對你犯規,因為你無論如何也不會投進罰球。”莫蒙塵一笑,走向哈達威,留下滿臉怒色的安德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哈達威看起來和上次在喬丹訓練營見到的沒什麼兩樣。
“你對尼克說的話太過分了,他不會永遠都罰不進球。”哈達威說道。
莫蒙塵回應道:“是嗎?那我今天倒是要看看,他到底能不能罰進球。”
莫蒙塵記得,哈達威的傷病潮就是從這個賽季開始的。
世界上有許多令人費解的事情,哈達威的隕落便是其中之一。
眾所周知,他是被傷病擊垮的,但他職業生涯的前三年只缺席了5場比賽,這說明他並不是一個玻璃人。
他不像姚眀那樣為了增加低位的統治力大幅度增重,導致身體無法承受;也不像希爾那樣過度耗費自身的天賦,直到28歲那年終於弄爆了安全引擎;他有天賦但不揮霍,打球的方式很健康,遭遇大傷的時候,他才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