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賓飯店到底經受住了這番波折, 緩慢的在改變中前行, 因為江宴清年紀越來越大了, 為了照顧老人也為了自身安全, 沈喜桃和沈喜梅都住進了江家的小院子,上下班有人接送兼保護,那是江鴛以前僱傭的保鏢,用了十來年,很放心。
沈喜梅的家基本上租給了沈來旺家和自家兩個哥哥, 現在只剩她和顧長軍的當初的婚房是空著的。
沈新華村裡鎮上兩頭跑, 沈新全佔了一個房子放貨, 偶爾住在鎮上就將衣服什麼的扒開睡在床板上,沈來旺家一家四口住在一間房裡, 後來叔叔家率先在鎮上買了房子就搬出來了, 房子主要是沈喜梅兩個兄長使用。
做服裝生意,靠著是囤貨, 現在還沒有什麼名牌效應, 衣服好看、耐穿、款式新穎最好了,沈新全進的貨量相當龐大, 沈喜梅家房間通透,面積大正好用來做倉庫。
要不是想著是妹妹的婚房, 沈新全都打算高價買下來,在屋後再蓋上一排平房。
顧家大多數人也搬到了鎮上, 顧建國在江家小院子外頭買了一塊宅基地, 蓋了房子。顧文濤和姚秀蘭帶著顧家一群孩子都住到鎮上。
顧建國之所以挑江家院子附近的地蓋房, 是因為鎮上其他地方買不了私人宅基地,都是蓋小區樓和商鋪、廠房的,只有這邊一塊地因為江家的院子在這,上面沒有動。
佔瓊花二胎生的還是閨女,顧文濤夫婦倒是沒有說什麼,她自己卻是氣得不行,搗鼓著還將奶水給回掉了,佔瓊花說是因為沒吃好,姚秀蘭卻是知道她可能是想早點再懷上一個,氣她蠢卻不能不管孩子,只得將老二家兩個閨女都帶到鎮上自己帶著。
沈喜桃家的壯壯以及沈新華家的康康至此就跟著顧家孩子後頭玩耍,倒是相處的不錯。
八二年春節沈新全和張紅英結婚了,隨後就分出去單過了,沈新全帶著張紅英去了五生產隊養殖基地上住著。
養殖基地還請了五個工人,加上兩夫妻都是特別勤勞的人,將偌大的養殖場辦的有聲有色的,倒是掙了不少錢,就是不知道是太過勞累還是其他原因,在張紅英還沒有發現有孕的時候小產了。
石芸榴將張紅英接回沈家照料著,等身體養好了,沈新全也不敢再讓她在養殖場待著,也到鎮上租了間鋪面,讓她學著開店。
養殖場裡的農副產品、禽類、魚蝦越來越多,除了供應國賓飯店和鎮上中學以及縣城梁集中學食堂外還有不少剩餘的,可以拿出來私下開店售賣,現在政策鼓勵部分人先富起來,小商小販越來越多了,不用偷偷摸摸的。
隨後就是萬眾期待的分田到戶事件的到來了。
沈來福作為大隊長,忙的腳不沾地,村民們一個個見縫插針的都要來他面前刷刷存在感,拉拉關係,生怕到時候自家分得少了,或是分得的田地不豐。
沈來福盡最大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將村裡一些老人集中起來和村委幹部一起將一片片田地劃分成三個等級,然後讓各個戶主來抓鬮,抓到哪一塊就哪一塊,不存在任何暗箱操作,所有人都一個樣。
其實狀元屯的主要田地肥沃程度都差不多,因為都是被蓮花河以及其支流圍繞著。
所以田地分到手,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熱火朝天的投入新一季的播種中,恨不得連夜裡都呆在自家地裡。
相比七生產隊的平順,六生產隊就鬧出不少事情。
石榮華早將六生產隊牢牢抓控在自己手上,頭兩年他兢兢業業的,什麼不規矩的事情都沒有涉足,當年那些事也在那一年翻篇了,潛伏了兩年當初的作風又開始死灰復燃了。
現在他成了六生產隊的一言堂,說來六生產隊雖然窮,但是人口比七隊還多,主要是密度大,可是狀元屯東邊那塊豐美的上萬畝良田及旱地不論人口多寡,是七個隊平分的。
石榮華倒是為著本村村民著想,將原來主要屬於五生產隊的自留田地都劃拉到六隊來,因為這上百畝田地是在五生產隊和六生產隊中間,五生產隊人沒能搶過石榮華。
可是石榮華分配上不均勻,弄得許多人有意見。
比如村西頭的顧家,或許是石榮華想同顧家賣個好,大力提倡響應擁軍優屬的口號,不止戶口不在村裡的沈喜梅有田地,連顧長軍都按照其他人的標準分了田地。
顧家一大家從老到少一共十四口人,分得了十九畝田地,都是水土好的豐田肥地。
顧文濤想著好不容易在六隊落地生根了,前面幾十年也算是得益於這個村,不想惹眾怒,主動提出將小兒子夫婦的田地歸還給生產隊,最後相互謙讓推諉,還了一半。
所以顧家一共還剩十七畝田地,全給丟給在村裡的顧向軍夫婦耕種。可把佔瓊花高興壞了,連心心念唸的三胎兒子也顧不上了,天天和顧向軍起早摸黑伺候著精貴的土地。
其中覺得最不公平的自然要數朱家和於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