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門基本上是不用帶什麼東西回去的, 但是顧長軍要坐長途車出遠門子, 雖然知道顧家會準備, 女兒的廚藝更是不在話下, 路上肯定不缺帶著的吃食,但是石芸榴還是精心準備了些乾糧,還儘量避開了常見的顧家肯定會準備的餅、饃,而是炒的香噴噴的花生米、黑芝麻、幹黃豆,分別裝了一玻璃灌, 黑芝麻還是沈來福親手捶成粉狀, 拌了好些勺白砂糖在裡面, 原本家裡因為沈喜梅出嫁剩了不少糖果、糕點,石芸榴也給顧長軍包了好幾大包, 還是沈喜梅攔著說家裡有, 不用帶。
最終也還是帶了些,石芸榴直接塞到提籃裡, 說是顧家孩子多, 並且年齡不大,正是吃的上這些東西的時候, 讓他們帶到那邊去。
兩人吃過飯就出門了,往六生產隊去。
姚秀蘭從上午就在家裡望著, 之前一直忙著顧長軍的婚事,現在婚事忙完猛一停下來不就想起顧長軍即將又要回部隊了。
所以這兩天姚秀蘭心裡一直揪著, 老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 雖然她家老么一直是個頂出息, 從小到大就沒讓她操過心,可他十八就參軍了,當年送他出去哪裡想到會一走就是六年?
六年時間也就寫了幾封信回來,全家就顧建國和他能偶爾通次把電話,這麼多年沒在身邊看顧著,部隊訓練本就艱辛,聽說出任務還有危險,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么兒吃了多少苦都不知道。
現在又要分別了,姚秀蘭這心裡哪能好受,一上午就在家裡坐著,啥都沒心情做,好在昨天一天已經準備了許多吃食。
食不知味的吃過中飯,想著今天好歹是回門,不可能這麼早就過來,正打算去鍋屋再檢查下給兒子準備的吃食。
哪想還沒起身,就見小兒子、媳婦相諧走進屋裡來。
“這麼早就過來了,吃了嗎?我去給你們下點水餃,剛剛你兩個嫂子和我一起包的,還在案板上放著呢。”
安城人更習慣吃米飯,現在條件艱難,再過些年,不缺米糧了,基本上一天三頓都是白米飯,只有過年或是出遠門的時候會吃餃子。
見姚秀蘭轉身就往鍋屋走,顧長軍忙喊住她:“吃過了,媽。今天回門,怎麼可能沒吃中飯呢,我丈母孃知道我們要到這邊來,特地早早就開飯了。中午燒得菜可多了,都吃撐了,餃子等下午我們走時再吃好了。”
“哦哦,瞧我這腦子,喜妹媽是個樣樣都妥貼的人。快進來坐著……”
姚秀蘭忍不住走上來拉著顧長軍的手準備去屋裡寒暄,而顧長軍一手提著竹籃,一手牽著沈喜梅,忙的將竹籃放到地上。
沈喜梅抿嘴笑了笑,輕輕掙開顧長軍的手,示意他顧好婆婆的情緒。
哪想姚秀蘭轉身又給提籃的東西吸引走了目光,都沒顧得上去拉手了。
“怎麼還帶了這麼多東西回來,你們倆也是不懂事的。”回門可沒有帶禮節回來的,再說一般只有出嫁女將東西往孃家搬的,哪有從孃家又吃又帶的。
“不值當什麼的,我媽給長軍準備點路上吃的零食,那些是給東東他們吃的,都是上次家裡送過去的禮節剩的,又不是特地買的,我孃家就一個一歲的小侄子,留著回頭都留壞了。”糖果、糕點沈家和鎮上兩口子家裡都有,顧家還真沒有什麼剩的,畢竟都是精貴的東西,也只有顧長軍捨得海量的買,姚秀蘭可捨不得拿。
屋裡顧家人聽了心裡覺得很妥貼,特別是姚秀蘭,她看了下石芸榴準備的東西樣樣精心,心裡受用得很。
她就說小兒媳是個好的,連親家都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對她兒子好的沒話說。
“家裡行李都收拾妥當了?”坐在椅子上的顧文濤也開口了,雖然這小兒子回來,他吃了不少掛落,有時心裡恨不得早攆走了乾淨,這會真要走了,他這心裡又不好受了。
“恩,衣服、水果、乾果、糕點喜妹都準備得很充分,她還在飯店給訂了許多滷肉,讓我帶在路上吃,買的又是臥鋪票,這一路肯定舒坦的很。爸,你就放心吧。”
“恩,我對喜妹自然是放心的,她是個妥當的。”
沈喜梅靦腆一笑,顧長軍摸摸鼻子,怎麼覺得這話內裡的意思是自己不讓人放心了?
沈喜梅陪著姚秀蘭到鍋屋再拾掇些乾糧,顧長軍湊到顧文濤身邊坐下:“今天沒去上工呢?”
“累了,歇一天。”顧文濤才不會說是在家等兒子來告別沒心思上工。
顧長軍還能不知道自己老子的德行,就嘴硬。
“喜妹那邊,她五叔明日就會帶著孩子住到屋裡,上下班不用擔心,加上喜妹工作崗位調整了,以後九十點就能下班,安全沒有什麼好操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