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喜梅出來一時就要回房了, 屋裡人太多了, 顧長軍悄悄跟在身後, 雙手微微張開護著, 怕她被什麼人衝撞了,想不著痕跡跟進房裡。
江鴛在後面看見笑了一下,拉了拉站在她身邊的沈五嬸。
沈五嬸笑罵道:“長軍你跟著想幹什麼?你可不能這麼心急,後天喜妹才出門子呢,軒軒奶奶將他攆過來!”
顧長軍裝傻, 賠著笑臉道:“家裡人這麼多, 我就怕擠到喜妹了, 我送喜妹回房坐著,就出來。”
大家鬨堂大笑, 門口的老人喊道:“她五嬸, 房裡人多著呢,顧小子要是敢多呆, 就揪著他耳朵攆出來。”
在大家善意的起鬨中, 顧長軍厚著臉皮跟在沈喜梅身後。
沈喜梅原本以為銀項圈是顧長軍同周嬌娥借來撐場子的,但是顧建國剛才說的話好像不是那麼回事, 拿在手上,用眼神詢問著顧長軍。
邊上老奶奶、大嬸子都目光炯炯盯著這邊呢, 顧長軍只來得俯身輕聲說了兩句:“過了明路,爸媽只當是大嫂讓出來的, 其實是我從大嫂手上買下來的, 你別吱聲, 我回頭細細同你說。”
顧長軍當真只敢說句話就出來了,真正的難關在後天呢,可不能今天就惹毛了那群小姐妹和沈家兄弟團。
一群女孩子簇擁著沈喜梅坐回床上了,大家雖然很羨慕那手錶,但是對嫁衣更感興趣。
嫁衣被連托盤抱進來,攤開放在床上,小姑娘們一個個露出星星眼,漂亮的造型讓幾個小姑娘忍不住伸手反覆摸著。
大多數人結婚在寒冬臘月年邊,這也使得絕大部分的新娘子當天穿的是棉襖式樣的嫁衣,哪比得上這種旗袍式的兩件套來得出挑、吸引眼球。
這是沈喜梅親手做的,這個時節不冷不熱,她好不容易買到的大紅色綢布,因著特殊的環境,也沒敢做得太出挑,腰身只敢微微收一點,小巧的荷葉邊領子,一溜的盤扣縫製得最精心,下身的裙子倒是直筒著到腳邊,不顯太出格,但是如果走進細看,就能看見衣服周身用同色線繡了許多暗花,分外精緻,有一種低調的奢華。
雖然嫁衣有嫁一次穿一次的說法,不能試穿的,但是大家彷彿能想象出這套衣服穿在模樣俊俏的沈喜梅身上到時候會如何漂亮,心裡惦記著何時輪到自己也仿製一套,都仔細打量著,恨不得把所有細節都記下來。
特別是站在後頭的姚麗君,眼紅的厲害,她原本想過明年她該穿什麼樣式的,經過縣城幾家服裝店時都會忍不住打量有什麼新穎的款式的衣服,可是看了沈喜梅的嫁衣,她覺得之前看的都遠遠及不上。
前頭圍了太多人,姚麗君又端著,一直只能在外圍邊緣站著,最後跺跺腳離開了,屋裡瞧熱鬧的人多了去了,根本沒人去在意。
今天十來歲的未婚女孩是重點招待物件,都來陪準新娘的,後天的婚禮她們依然會出現,但是隻會挑比較親近的六個入席,到時候她們會隨著結親隊伍送新娘子過門。
姚麗君原本就不打算來的,可一早她先是從石家得知顧長軍已經送過請帖了,回家一問,顧長軍也來送過了,她的那張,被姚昌盛拿走了,根本就沒打算給她。
她和石愛國都沒有機會進國賓飯店了,但是今天江先生會過來,她來看看能不能接洽上。
再說她家離沈家那麼近,又是同學,說出去還是好朋友,沈喜梅歡歡喜喜嫁人了,大家彷彿也忘了姚麗君和石愛國那茬子,理所當然的去邀請她了。
哪想房裡房外她都擠不進圈子裡,後來找不到江先生了,想必在房裡沈喜梅身邊,姚麗君望著房門口,咬著嘴唇氣憤的回家了。
中午吃飯開席前,看熱鬧的人陸陸續續走了,一些能扯點親戚關係的小孩子都賴在這不走,因為沈家鍋屋傳來的味道真的太香了,顧家送來那麼多肉,沈家又上鎮上買了許多菜,後院案板上擺著琳琅滿目的都是雞鴨魚肉。
他們小孩子隨便在哪個親戚身邊蹭點也比家裡的伙食強千百倍。
哪想,最後沈家會直接在北邊堂屋擺兩桌席面,肉菜還都是大海碗裝著,專門招呼小孩子們過去吃。
大人小孩都樂壞了。
南邊堂屋擺著四張桌子,沈喜梅房裡放不下,在石芸榴房裡開了一桌,讓喜妹陪著一些女孩子在那裡面吃。
吃完中午的席面,送走顧家人,大夥休息一番開始新一波的忙碌,真正的酒席在後天中午,按著沈家請客的架勢,不得早早準備起來。
時間在人忙碌的時候總是過得特別快,一眨眼就到了九月二十五晚上,明天下午就是沈喜梅出門子的日子,所以今晚是沈喜梅最後在家的日子,顯得尤為珍貴。
高三的備考生沈新磊都請假回來了,他到家還有些恍惚,一個月前他去上學時聽說雙胞胎妹妹又摔到河裡去了,知道救上來了沒大礙後都來不及仔細看看就趕車去了。
高三學業繁重,他們連週末都沒有,只在月考後那個週末有休息,而今天才週四,他下了課就趕了回來。一個月不見,妹妹就從一個退親的人直接跨越到要出嫁了,沈新磊到此時都有些不敢置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家人坐在飯桌上,又高興又心酸,這是他們沈家這一輩最後的女孩,明天也要到人家去了。
沈喜梅實在有些受不了這氣氛,將話題引到剛剛到家的沈新磊身上。
對於沈新磊的學業大家的關注度肯定也很高的,沈新磊這會比兩個月前自信了許多,說起成績倒有些眉飛色舞。
暑假他有好好複習,期間還借到了江澤補習的筆記,開學後他遇到不會的題目也會厚著臉皮去重點班找江澤詢問,因為透過江澤的備考資料和筆記,他覺得比他們班老師教的都管用。